皇帝驾崩,
太子秘不发丧。
吕宋港,红堡内,武怀玉陷入沉思。
昆仑奴默默的给他烧水沏茶,
银壶里的水烧开,发出蜂鸣,将走神的武怀玉拉回来。
七天了,
估计承乾早回到长安,在太极殿向百官宣读了皇帝遗诏,然后宰相们拥立太子登基称帝了。
正常情况下,这消息很快就会诏告天下,
国丧,
然后就是召天下都督、刺史,分封诸王等回京奔丧,各地官吏军民为大行皇帝服丧。
七天时间,足够承乾安排了。
秘不发丧,其实也是常规操作,历朝历代,老皇帝驾崩,尤其是在京城以外驾崩,一般都会秘不发丧。
因为在新帝即位之前这段时间,是最容易出事的时候,为防意外,一般都是先秘不发丧,然后等控制了局势,才会宣布死讯。
从这方面讲,
张行成、于志宁、褚遂良、高季辅这些宰相,也是办事较有章法。
关键时候,先秘不发丧,然后调了程咬金统禁军,并急召了九成宫附近的府兵,护卫太子先回京。
昆仑奴冲泡了两杯绿茶,
茶香四溢。
武怀玉接过一杯,轻抿了两口,他在心里估计着此时长安的形势。
七天了,应当已经完成了最高权力的交接。
没有谁能妨碍这个交接,
李泰李恪李元景李元昌等皇子皇弟,之前被长孙无忌几个谋反案全都给贬出京,远在万里之外的西域河中、吐火罗地区,
那么遥远的路途,就算有人用最快的速度通知他们,那收到消息都得是半个月以后了,
他们就算有想法,也根本赶不回来。
而无诏不得回京,等承乾掌握局势,正公布皇帝驾崩消息时,他们也已经没机会。
太子给他衣带秘信,估计也是遇到这突发之事,有些慌,但理应不会有事。
“阿郎,什么时候走?”
武怀玉摇头。
昆仑奴愣了一下,
“太子请阿郎去长安主持大局,阿郎不去?”
武怀玉端着茶杯,缓缓道,“现在已经是新皇了,”
“为何不去?”
“不是不去,只是现在不去。”
昆仑奴不解。
“再等等。”
“可·······”
武怀玉做出这个决定,也是深思熟虑,太子私信召他回京,但他打算等朝廷正式的诏令传到吕宋后再动身。
“我现在是南海观风使、吕宋都督,无旨岂能随便进京?”
进京是得进京的,
新皇登基,还是他学生,他这个太尉总得前去恭贺拥护。
“我暂时不进京,你马上回长安,密切关注京师情况。”武怀玉对昆仑奴道。
昆仑奴悄然离去,
吕宋没有人知道他来过又走了,
武怀玉也没有把皇帝大行的消息告诉别人,连樊玄符和武承志他们都没说。
又过了几天,
终于又有消息送达吕宋港,
这次是广州都督和广州市舶司一起派船派人,护送了长安使者前来传旨。
使者还是熟人,张阿难的干孙子,张宪。
一个数次带兵上阵过的勇悍太监。
“太尉,皇帝大行了。”
张宪长的高大魁梧,除了没胡子,外表一点看不出是个宦官,一见面,张宪也顾不得这一路风尘仆仆舟车劳累,满脸悲切的向他通报了丧讯。
武怀玉向他询问京城现在情况。
张宪也是如实告之。
一切顺利。
程咬金带兵八千,护卫太子先回长安,程咬金亲自镇守玄武门,并派禁军控制了京城各处城门关口,
一切安排妥当后,
次日早朝,
太子在太极殿公布皇帝驾崩消息,
然后左仆射张行成马上宣读大行皇帝遗诏,带头拥立太子登基称帝。
发丧太极殿,宣遗诏,太子即位,军国大事,不可停阙,平常细务,委之有司。
诸王为都督、刺史者,并听奔丧,郡王李泰李恪等不在来限。
分封在外的诸王都可回京奔丧,但之前因谋反案而被贬的李泰等诸王,不允许回京。
太子承乾,是在六月初一登基即位的。
今天,已经是六月十三了,新皇即位都快半个月了。
新皇今年三十三岁,做了二十五年太子。
有过丰富的监国留守经验,皇帝突然驾崩,承乾继承大统,倒也很顺利。
张宪前来,不仅是通报皇帝大行新帝登基的消息,
也还有拜封诏书。
新君即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