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要投资600万欧元,这么大一笔钱,万一收不回成本怎么办?”
底下的人左右交换着条件,原本安静的会议室显得有些嘈杂起来。
就在这时,舒伯特起身开口道:“莱曼,你对电影上映能取得市场认可的把握是多少呢?没有盈利前景的话,我们很难做出投资以及发行的决定。”
“每一部电影在上映之前,谁又能说得清成功与否的事呢,我只能说,我会尽力塑造一个好故事,能被观众认可的好故事,仅此而已。”莱曼一脸平静的说道。
“可是我们公司并没有印度的发行渠道,其实也帮不上什么忙。”一个中年男人站起来开口说道。
这位是先前介绍的发行部主管兰德-罗宾特,莱曼认得他,显然他是认为这部电影的主要受众会是印度地区。
“联合发行呢,跟印度地区的发行公司联合推广这部电影应该不会是件难事吧,我想,以往欧罗巴影业在全球发行电影的时候,也有过委托发行的事吧。”
“可就算如此,风险还是太大了,还牵扯到海外取景拍摄。非英语电影我想不出来会有什么好的结果。”市场部的主管站起来发表了他的意见。
确实,这年头,非英语片在以欧洲、北美为主要片仓的英语文化圈一直以来都没有什么太过亮眼的表现,就算是那些荣获了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的电影制作也难以翻起浪花。截止到今年,仅仅六部非英语作品获得了大幅度的盈利,其中获利非常良好的只有区区两部,一部是大陆的《卧虎藏龙》,一部是意大利的《美丽人生》。
文化圈子的排外性由此可见一斑,也是一个足以令所有非英语电影最为头疼的局面。
所以说,欧罗巴影业的顾虑也正是源于此,发展空间十分有限,回收利益的前景很不明朗,与其花费精力和资金制作这类的电影,不如专心致志的攻克本文化地区的放映。
或许,这个稍显棘手的项目他们会选择放弃也是理所当然的吧。
莱曼听着这些充满怀疑的问话,心里也有一些沮丧。
他本就是突发奇想,想要拍摄一个外人视角下的印度教育现状,不过度美化,也不过度丑化,只保持平常心,保持公正的描绘那方光影社会,至于,能给观众带来一些反思与改变就是这部电影最大的作用了。
种姓制度属实文明社会的糟粕,早就该废弃了。
如果不去了解,真的很难想象在这个全世界都开始正视阶级问题的现代社会,还会有这样的尊卑差距。
低种姓的人从出生就被宣判了死刑,他们长大后,往往干着佣人和工匠的活,上升空间极度狭隘,这样的冷酷,竟还很少有人知道。
至少托马斯就是不清楚的,他从课本上学到过印度的种姓制度,但却根本不了解其中的一些现象,还认为印度政府已经取消了这项社会制度。是啊,处于文明社会的外人又怎会去管那些根本不会与自己人生发生交集的事呢。
在瑞恩详细的多方面取证之下,稍微有了解一些的莱曼,和不太清楚的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