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土军,负责迟滞俄军的行动,以及配合盟军的进攻。
交战双方苦苦等待,但同盟国军队在等时机,而俄军在等死。
5月20日,第一声枪声在乌克兰北面响起。
出乎人意料的是,发动进攻的并非是德军,而是对面的俄国人。
虽然进攻很快就被粉碎,军官也战死沙场,但仍让德国人对此刮目相看。
简单处理了下俄军尸体后,他们便向南进军。
奥匈惊闻北面大作枪声,意识到时机已到,六十万大军从多个方面进攻乌克兰剩余地区。
剩余俄军不过七万人,无力抵抗如此凶狠的进攻,只能一退再退,最终除了第聂伯河一代的防线还尚完整外,大草原上便只有一直在逃窜的俄国人了。
其余两边打得十分热闹,可东面还是一如既往的安宁祥和,除了每天随便打出几千枚炮弹外,凯末尔就不再进行任何军事行动了。
一是他注重克里米亚,13万军队有将近8万都在克里米亚打仗。眼看很快就要拿下克里米亚,此时固然有同盟的请求,但也不会出动任何一个部队去驰援。
二是他本就不愿去乌克兰,毕竟就算打下来了乌克兰也不可能是土耳其的,何必为此多花费兵力。
何况库斯特要求他不要搞大动作,随便打几枪糊弄奥地利人就可以了。日后奥匈查下来,责任都由库斯特来承担。
有了上级的保证,凯末尔自然不可能往那派哪怕一个人,继续安心打自己的克里米亚。
不过即使土军一直在努力放水,可俄国人实在是不争气,挨几轮炮士气就近乎崩溃。
凯末尔只是让两百人发动了一次试探性的进攻,所攻打的乃是一个有一千六百多人俄军驻守的桥头堡。
人数差异如此大,按理说土军必不可赢,可谁也没想到,没打出一枪,那些俄国人就自己伸出双手走出战壕。
但就算如此,仍有不少俄国人被杀,原因不是土耳其人素质低下,而是他们的面貌实在是太吓人了,面黄肌瘦,全身骨头都突出来了,就像鬼一样,任凭谁都会感到后怕。
凯末尔见过几名俄国战俘后,便知道了俄军内部的大致问题,但他没有乘胜追击,反而把自己的发现转移给两位盟友,让他们趁机进攻,自己则继续进攻克里米亚。
俄军的问题传到德奥联军手中后,他们便认为土军已经打到乌克兰纵深几百公里处了,不然不可能得到这么详细的资料。
于是他们满怀信心,命令预备队向第聂伯河进军——那是乌克兰俄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