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凯末尔率领的土耳其军队成功与德国军队在第聂伯河北岸会师。
奥匈得知此事后,连忙加快了针对乌克兰地区俄军的进攻。
奥匈的军队数量没有丝毫增加,但还是很快就突破了俄国的防线,然后逐一把高地上的俄军驱逐到平原。
此时俄国人已是强弩之末,没有了在加利西亚那样强悍的进攻能力,只能被团团包围坐以待毙。
被包围后,造成的最直观后果就是没有任何补给可以送到乌克兰了。
以前好歹还能送过来几杆枪、几发炮弹,现在什么都运不来了,想要粮食就只能去吃尸体。
俄国的黑海舰队也因此没有任何燃料补充的途经了,好在他们本来就没什么行动,囤积下来的油料足够让他们在海上持续航行十几天了。
不过除了对岸炮击,接下来他们可能基本不再会行动了,保留那油料在关键时刻用。
德国没有对乌克兰再次发动进攻,毕竟他想要直接打到彼得堡逼迫沙皇签署和平条约。
他还想把凯末尔、奥匈一起拉到北面去作战,但对他们来说,丰硕的乌克兰地区显然更加重要。
俄国在第聂伯河的防线固若金汤,把凯末尔的军队堵塞在东岸,一时半会没有危险。
然而西面喀尔巴阡山的防线就是纸糊的一样,奥匈很快就突破了那里,并且不断向纵深处蔓延。
奥匈从三个方向进攻,分别以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为起始点,夹击俄军。
北面的波兰军基地为克拉科夫,第四、第二集团军沿着铁路线快速机动到前线,下车后向克列梅涅茨进军,经过十八个小时的鏖战成功攻克周围地区。
接着又用了四个小时,分别进攻58公里外的兹多尔布夫、54公里的捷奥菲波利、70公里的沃洛奇斯克,扩张战线。
稳固好战局后,他们再次投入到撕开俄国防线的战斗当中。
俄国纵深防线只有两层,他们刚刚就已经突破了第一层的主力军防线,接下来面临的只有平原里的预备队和山里的游击队了。
第四集团军负责掩护侧翼,第二集团军转头向南进攻,从北面包抄喀尔巴阡山脉的俄军。
他们先攻占了捷列波夫尼亚为据点,休息了将近三个小时候再度开拔,进攻西面的加利奇,与友军会合。
至此,波兰部奥军与斯洛伐克军区的奥军会合后,波兰部就已超额完成任务。上级命令他们修整十二个小时,期间构筑防线,以防俄预备队的反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