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和看王圭四十左右,须发花白,但眼眶发青,身躯干瘦,刚才走路的时候不时低头咳嗽,应该是有病在身。
近前看此人神情中透着儒雅干练,完全不像是那些普通逃难的百姓,忙抱拳道:“我已听过王先生改良渠道之事,确实受益匪浅,待秋收之后立即改善。眼下各县安置流民,急需善农事之人,先生有如此之才,可愿在郡中任职?”
那人淡淡一笑,躬身抱拳道:“实不相瞒,老朽乃琅琊诸葛珪是也!”
“啊?原来是诸葛先生!”刘和吃了一惊,旋即大喜,赶紧上前扶起他,问道:“先生既来涿县,为何不到府衙上任,却在这田间行走,岂非埋没大才?”
“府君恕罪!”诸葛珪笑道:“老朽患病多年,本待今年泰山丞任便告职还乡,未料又有任命公文发到,又闻公子破黄巾,斩张角兄弟,于幽州安置流民,故而慕名而来,这半月所见,果然非同凡响,公子将来必为麒麟之才也!”
“先生过奖了!”刘和谦逊一番,与诸葛珪等人一同回城。
一路上聊着田地之事,心中却在叹息,从诸葛珪的暗中考察来看,果然还如田丰所料,外人还是觉得自己太年轻了,若非亲眼所见,显然是不相信自己能有一番作为的。
连诸葛珪都有这样的想法,其他那些自命不凡的名士就更可想而知了,大概这段时间若是诸葛珪考察不满,恐怕就偷偷回去了。
想到这里,刘和愈发觉得要尽快把刘虞再调到幽州来,让他担任刺史,再招纳人才可就方便多了,而且对整个幽州的治理计划也能尽快提上日程。
不过这件事的结局还是满意的,只要能想办法让诸葛珪留在涿郡,过两年中原大乱,在劝他把家人迁到幽州也就顺理成章了。
而且看诸葛珪年纪不大,身体患病才导致早逝,如果能帮他治好病,再多活几年,到时候诸葛亮可就没跑了。
来到府衙之中,刘和命人摆宴接风,才知道诸葛珪跟在诸葛珪身旁的那名少年竟是诸葛瑾,这可是不可多得的内政高手。
买一送一,刘和愈发喜不自禁,这下可赚大了!
诸葛瑾温厚诚信,通达治体,在治政方面颇有建树,甚至在后来孙权称帝后还出任过大将军,在内政方面应该不属于荀彧、张纮等人。
只是现在的诸葛瑾还只是个十岁的少年,也需要一番耐心地等待。
后世对诸葛三兄弟有龙虎狗的称呼,龙还未长大,先养只虎也是很划算的嘛!
几日相处,诸葛珪对刘和的屯田想法大为赞同,并建议在城外另外开辟官田,采用军屯的方式为来年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