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脑域科技树 > 正文 第94章、生产线

正文 第94章、生产线(第2页/共3页)

工人们的培训全部转移到工厂会议室里进行。车间里全面封闭,马由带领跟随而来的三名公司专门选拔出来,动手能力极强的年轻工程师,作为他的助手,对生产线的部分核心部件进行更换,并进行生产线自动化系统进行改造。

星儿设计这条生产线所用的主要设备,都是在市场上购买,表面上比目前同行大致一般。但将设备里的控制系统、设备内部传动部位的关键零配件,都进行了更换。这些经马由亲自加工的零配件的精度、耐磨性和刚度,指标全面提升。这些替换的控制元件,运算速度极高、信号更灵敏。且内核完全是星儿编制的专用控制软件,硬、软件品叠后,可将原厂设备和仪器的潜能挖掘到极致。

在一些工艺流程和设备之间,还巧妙地增设了数控传动线。让生产流程更简化,用工也更少。这部分的零配件,就是按方案分解到德国本土精密仪器工厂定制的,加上马由这次带来的2卡车零配件,最后组装而成。

除了替换原厂设备里部分核心元器件、零部件外,更是增设了过程检测系统、全程监控系统、全智能品控系统等这些原厂不具备的设备。而这些系统连接上网络后,可得到蓝星研究院服务器里的人工智能全面支持,同步监控生产过程及品控状况。

辛苦了5天5夜,神不知鬼不觉地整套改造完成,生产线除外观外,已经脱胎换骨,传动部件的精准度提升300%,良品率提升到95%,生产效率将比原厂设备组成的生产线,提高200%,故障率降低80%,保养周期延长2倍。

这套生产线所能生产芯片的制程,可达0.35μm。等于这时英特公司的奔腾PRO中央处理器(CPU),0.6-0.35μm制程工艺。而蓝星这套生产线仅生产存储芯片,设计标准远低于这个制程工艺的精度,且芯片架构相比CPU等功能芯片,生产工艺和流程也简易许多。

若仅生产存储芯片,生产线的设备技术含量,可保证未来3-5年都能满足产品升级需求。

马由没有提高制程标准,而仅仅是改造了生产效率。也是为了预防泄密采取的保守措施。

改造这些生产线的设备,马由没有回避带来的三位工程师。他可以做极其精细的加工,安装速度也很快,但4条生产线工程量实在巨大。所以来工厂之前都和他们签订了保密协议,尽管如此,也没有告诉他们这些替换的部件来自何方以及具体的参数和技术原理。

他计划华国的产业完成布局后,才上马更先进的芯片生产线。而国外的生产基地,一直保持当前国际水准的设备即可。

5天的改造、调试完成后,他留在工厂,主持了试生产。通过2天的试生产实时跟踪监测,多次针对性校准控制设备的参数后,才彻底封装了控制系统,加装上物联网监控设备。并检测好与蓝星研究院服务器组控制信号。才开始正式生产闪存和少量生产内存两种类型的存储芯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