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之后,李清回到了并州。再接下来的一个月的时间里,并没有想象之中的大战发生。
李清和步思聪两人,一个在并州,一个在扬州。不断地收缩自己的兵力,稳固自己的地盘。同时,发展着自己的‘势力软肋’。
对李清来说,需要发展的‘势力软肋’是水军。
在平原地区,拥有数量庞大的骑兵队伍的李清,对谁都是丝毫不惧的。
但是,想击败步家,光靠骑兵是不行的。毕竟到了长江之上,在牛叉的骑兵,也只能是望之兴叹了。
你坐个船试试?
看能不能晕死你?
对步思聪来说,情况则正好相反。他需要发展的‘势力软肋’是骑兵。
在长江之上,拥有数量庞大的水军队伍的步思聪,对谁都是丝毫不惧的。但到了平原之上,步思聪也只能是望之兴叹了。
李清占据了凉、并、幽三州,阻断了步思聪的骑兵来源。对他来说,是莫大的伤害。
是而,两人只能绞尽脑汁,努力发展,只等最后的大战时刻,大展身手,一战定胜负,决定天下的归属。
......
并州丰州府的朔方县。
这座多年之前的小县城,已经成为了李清权利的中心点。李清一方的重要命令的发布,重要官员的任命,皆在此处。
很多官员劝李清,包括李岩在内。他们都说:“主公啊,朔方县之地,距中原地区太远了。一是不利于命令的传达和权利的统治。二是有北方草原的威胁。这实在不是一个好地方啊!要不,咱就换一个吧。你看京州城,并州城...怎么样?”
李清听后,果断地拒绝了。
原因有二。第一,步家未灭,中原不全。现在说统治中原地区,为时尚早。
第二,作为一方之主,是来保护百姓的。“诸侯守国门”,身为一方‘诸侯’,就要迎难而上,将最危险的地方,留给自己。这样,才算对得起那些真心拥护自己的百姓。
众官员听了李清的话,瞬间无言以对了。
李清这样的人,能成为中原之主,乃天下百姓之福啊。
是而,众官员在集体劝谏了一次之后,便没有下文了。
官员这边稳定了之后,李清的注意力,便放到了军队之中。
军队改革,保留军队中原来的军官职位、军官权利、将士们的福利等不变,只改变军队的构成。
中郎将之上,设封号将军一职。一位封号将军可管辖三位中朗将及其人马。封号将军之上,设大将军一职,一位大将军可管辖三位封号将军及其人马。这样层层叠加之下,一位大将军至少可以统领十万人马,大大的减轻了李清的负担。
同时,取消了原来部队的单一兵种。比如说,现在的一万人马,皆由骑兵,步兵等复杂的兵种组合而成。那种一万骑兵,一万步兵的现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这样之下,每一位领军作战的将军,皆可根据不同的情况,运用不同的兵种,增加己方胜利的几率。
毕竟,步思聪不同于别人。他的意识太过于超前,单一的兵种,被他针对的可能性太大了。
至于大将军的人选,李清当场定下了一位,黄天纵。无论是武艺、名望、人缘,还是战功、经验。黄天纵皆是实至名归的。
至于第二位大将军的人选,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不是百战百胜,精通排兵布阵之道的马虎义,也不是资历深厚,忠心耿耿的太史志高,更不是勇猛无敌,所向无前的蒙大憨,同样,也不是武艺高超,枪法如神的姚雪松,更不是鞍前马后的刘星驰,段津等人。
而是大家都很熟悉,却一直遗忘了的存在——平雁关守将,王克敌。
这一任命的不满之声,顿时响彻全军。
对于此种情况,李清那是高度重视的。
兵权,一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