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项龙决定将矛盾引向彻底爆发。他命人散布假情报,称其中一派已经秘密向赵佗投降,并得到赏赐。这一消息迅速引发了其他派系的强烈不满。
果然,余党的两派在一次会议中彻底翻脸,甚至演变成了武装冲突。
“他们已经自乱阵脚,接下来就是我们收网的时候了。”项龙对赵光说道。
赵光立即率领军队,在西瓯的边境设伏。当奀妹余党试图突围时,他们发现汉军早已布下天罗地网。
经过几天的激战,奀妹余党终于溃败。那些被策反的部落首领选择向赵佗投降,而激进派的残余则被彻底剿灭。
战后,项龙着手安抚西瓯的百姓。他建议赵佗在西瓯地区推行更加灵活的自治政策,同时加大对地方经济的支持力度。
“只要能让百姓生活安稳,起义的土壤自然会减少。”项龙说道。
赵佗点头同意,并对项龙的表现大加赞赏:“如果没有你的智慧,这场危机恐怕无法如此迅速解决。”
“西瓯的反抗让我明白,任何形式的统治,都必须以民心为基础。”项龙在总结报告中写道,“我们需要的不是镇压,而是共生。”
他提议在西瓯设立更多的文化特区,同时加强议会的职能,让百越贵族能够真正参与决策。这一系列措施进一步稳固了赵佗对岭南的控制,也让项龙在朝堂内外赢得了更多的支持。
但项龙心中明白,西瓯的起义虽然平息,岭南的未来仍然充满未知的挑战。而他的每一步,都必须比对手更快、更准。
西瓯起义被镇压后,项龙立即着手展开善后工作。他深知,战争虽然平息,但如果不能迅速恢复民心,新的动乱随时可能卷土重来。
在项龙的主持下,一支由西瓯当地贵族、汉人官员以及商人组成的临时重建委员会成立。他们的首要任务,是修复战争造成的基础设施损毁,并确保百姓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我们需要立即重开贸易路线。”项龙在会议上强调,“战争期间封锁边境,导致许多村落物资短缺,只有恢复经济活力,才能让西瓯重新振作。”
赵光提议派遣粮草车队支援西瓯的受灾村庄,但项龙摇头否决:“与其靠救济,不如让他们自立。我们可以提供种子、农具以及无息贷款,让村民重建家园,同时降低赋税,让商人恢复对西瓯的投资信心。”
这一提议得到了赵佗的认可,他下令免除西瓯三年的税收,同时拨出部分军费用于重建项目。这一举措很快赢得了西瓯百姓的好感,一些曾参与叛乱的部族也主动向官府表达合作意愿。
战争的创伤不仅存在于物质层面,也体现在文化认同上。为了让西瓯更深入地融入岭南的政治框架,项龙提出了一项新的政策:“双语教育计划”。
“只有通过文化上的融合,才能让百越和汉人真正形成一体。”在朝堂上,项龙这样解释他的想法。他建议在西瓯地区设立学校,教授中原文化和语言,同时尊重百越传统,让孩子们学习自己的历史和语言。
起初,一些百越贵族对此表示疑虑:“学习 汉文化会不会让我们的子孙失去自己的根?”
项龙坦言:“我从未想要让百越忘记自己的传统。相反,只有互相了解,彼此尊重,才能找到共同的未来。西瓯的起义证明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