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当双方详尽地商讨完所有应对策略后,周瑜马不停蹄地前往面见孙权,向其详细禀报整个作战方案及相关部署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至关重要的谈判中,洛川显得相对沉默寡言。
显然,赤壁之战的舞台主角注定是周瑜,他那出色的军事才华和领导能力无疑将在此役中大显身手。
甚至连诸葛亮,更多时候则是以刘备与孙权之间沟通联络人的身份参与其中,为双方的合作搭建起坚实的桥梁。他自己也没有在赤壁之战起多大的作用。
商量好战略之后,周瑜便找到了孙权。
只见他一脸严肃,目光坚定地看着孙权,言辞恳切地道出当前局势的危急与利害关系。
经过一番深入的交谈和分析,孙权原本还有些犹豫不决的心终于被彻底打动,最终下定了决心——联合刘备,共抗曹军!
于是乎,孙权神情庄重地拿起桌上那象征着权力的大印,毫不犹豫地盖在了那份至关重要的同盟合约之上。
随后,他将这沉甸甸的使命交予鲁肃,叮嘱道:“子敬啊,此份合约关乎孙刘两家之生死存亡,务必速速送往江夏,请刘备将军也盖上大印,以昭告天下我们结盟之决心!”鲁肃深知责任重大,双手接过合约后便快马加鞭地赶往江夏。
这边厢,孙权积极调兵遣将,迅速集结起了一支规模庞大的军队。其中,水军五万,个个都是身经百战、精通水战之精锐;陆军亦有五万,皆是英勇无畏、能征善战之士。如此一来,孙权一方总计出兵十万,可谓气势磅礴。
而另一边的刘备,同样不甘示弱。尽管实力稍逊一筹,但他亦是倾尽全力,派出三万水军以及五万陆军,共计八万大军。
再看曹操方面,其原本就坐拥三十万雄师,如今又收编了荆州投降的五万兵马,总兵力已然高达三十五万之众!
这敌我双方的兵力对比明显呈现出二比一的巨大差距。然而,真正决定这场战役胜负关键的还是水军力量的对比。
曹操的水军主力乃是由北方新训练而成,对于南方水域的作战环境尚显生疏。此外,再加上江陵蒯越所率投降而来的水军,整体战斗力着实令人堪忧。
相较之下,孙刘联军虽在人数上不占优势,但他们熟悉水战之道,且士气高昂,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历史上,曹操以雷霆之势迅速攻占了荆州。刘琮率兵投降,使得曹操轻而易举地将荆州纳入囊中,并成功收编了荆州之军。
如此一来,曹操麾下的兵力如滚雪球般急剧增长,总数竟然高达四十余万!而其中更有荆州水军的绝大部分力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