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我军将士多以瓜、沙、肃三州将士为主,若是分山丹的田地给他们,他们将家人接到山丹来,那只会加重山丹的负担。”
“因此末将以为,将士们的永业田和职田,应该按照家乡有家者分家乡耕地,无者分山丹耕地。”
他话音落下,张淮溶却皱眉道:“可不分山丹的耕地,不把将士们的家人接过来,那日后大军东进,便是招募民夫都成问题。”
“只要粮食足够,民夫可以从其它地方调!”刘继隆与张淮溶争辩着。
当然,最主要的是他知道,以沙州目前的实力,几年内都不会发动东征,除非山丹能提前储备足够多的粮食。
“看来你对你的屯垦之法很有自信。”
张淮溶面对刘继隆,不由想到了刘继隆献上的《治山丹章》。
他不是个刚愎的人,所以他给出了承诺:“明年入冬前,倘若你能让山丹的赋税增长二成,那我记你大功。”
“倘若不能,甚至有所倒退,那你所建议的一切,我便只有推倒重来了。”
“请司马放心!”刘继隆作揖回应,同时跟着张淮溶进入了山丹城内。
此时山丹内的百姓都在城外耕作,而刘继隆还需要为百姓分田的事宜忙碌。
在分田前,山丹的耕地需要重新丈量,为此,刘继隆返回城内后就忙碌了起来。
他让人用府库中存储的麻布制成布尺,自己带着三十余名直白用木尺为布尺记录距离。
同时,挖掘水渠、修理河道、管理牧群等诸多事宜,还需要他亲力亲为。
索勋率几十名马军去北边打探祁连城情况,练兵的事情则是交给了张淮溶。
吐蕃经营河西这些年,基本没有开拓什么新的水利设施,所以刘继隆经常要带人前往城外,看看哪些地方可以修筑堤坝,哪些地方的河道需要修理、加固。
从七月初九忙碌到十五日,随着布尺制作完成,刘继隆这才请张淮溶领兵,率领直白们开始丈量山丹城耕地。
与此同时,他也带着百姓们开始拓宽耕地的土壑,将土壑挖深,在山丹向南五里外选择了一处地方修筑堰堤。
一些流向四方的小溪也被刘继隆规整到了丹水中,一些小河则是因为工程量太大而放弃了。
忙忙碌碌到二十日,离开山丹城十二天的索勋也带人返回了山丹。
他们一行人风尘仆仆的返回,好在没什么人受伤,就是马匹掉了不少膘,需要好好喂养一段时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