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部分关于土木堡事变的剧情。
而这部分剧情,能让人爽起来的前提。
就是土木堡之变是一起由文官边将,后宫外戚内外勾结,发动的一起兵变,而不是一场简单的兵败。
当然,朱祁镇能着了文官和边将的道,也是他自己的问题。
我写土木堡之变的目的,就是这么简单。
正因为有这个大前提,所以我才会在前文多提了一些。
因为土木堡之变那段历史,无论是从《明史》《明实录》《国榷》,还是从网上流传的《天潢玉牒》上来看,逻辑上都说不通顺。
按照现在流传的版本来看的话,那我觉得也先比我这本书的主角都爽。
孛儿只斤·铁木真来了,也只有给也先牵马的份。
所以后续的剧情里,我只能为了我的剧情服务,瞎编一个,大家看完爽过就好,切莫当真。
真要读史,大家还是看史书就好。
至于信不信,就全凭各位自己的判断了。
各位读者大佬们看历史小说,也不要太认真了。
历史就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历史事件如何,历史人物如何,全看后世之人需要他是什么样子的。
不过都是因为某种需要,所以把历史人物拉出来粉墨打扮一下,登场接客罢了。
位置不同,需求不同。
左右不过是个消遣玩意,大家看看乐乐就好,没必要上纲上线。
第二点就是关于明朝中期的银两问题。
非常多的评论都在说,明朝官员抄家抄出来的银两太少了,每个官员都该贪好几万两才对。
天菩萨!
大明从建国以来,一直都很缺金银的。
银子的使用范围很小,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大明百姓用的都是铜钱。
不然朱元璋立国之后,不会收税都收实物。
给大臣的俸禄,也不会是按多少石米来发的。
我在文中就提过,整个弘治元年朝廷所收秋税里,只有五万两金银,其余都是实物。
弘治十八年,明武宗朱厚照登基后,要给朱祐樘下葬,去找户部要银子,结果户部的太仓银只有一百万两。
也就成化年间,朱见深搞了点银子,才让朱祐樘登基后,太仓银还有三四百万两。
明朝第一次大量流入白银,还要从隆庆开关以后才有。
隆庆开关后,流入明朝的白银官方记载为34亿两。
加上贪墨和走私的,我觉得这个数字不会低于6亿两。
所以大明官员有大量银子,还要等到隆庆年间之后。
张居正也正是在有足量多的白银后,才开始推行一条鞭法和银本位。
到了万历十年,大明户部太仓银一年税收是408万两白银,内帑的收入是一百多万两。
这个时候,收税才收的全是银子。
在这之前,嘉靖四十四年严嵩严世蕃父子俩被抄家。
共抄得三万两黄金,两百五十万两白银,就已经多得要写一本《天水冰山录》了。
而弘治元年比嘉靖四十四年,还要早七十多年。
按照现在和五十年代相比,弘治元年时候的银子,肯定更加值钱。
官员就算往死里贪,应该也贪不到多少。
那在隆庆开关前,大明有没有哪里有巨量的白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