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早熟”——哦,你发育迟缓就说我早熟?我中国早在周公旦时代就解决了神权问题,你们配给我提鞋吗?
至于有些人担心印度会是什么“下一个中国”,快拉倒吧!一个种姓制度都只是在纸面上废除,实际上始终大行其道,而国内统治需要依靠激发教派矛盾来区分“我与非我”的国家,永远只是空有名义上的人口,是根本无法形成合力的一盘散沙。更别说,印度资源其实也并不算丰富,甚至连至关重要的水源上游,都控制在中国手里。
印度如果真有战略家,他或者他们应该很清楚,中国和印度根本不在一个层次。印度之所以看起来还有些声量,除了他们的人口之外,其实不过是印度爱跳,而中国往往更愿意示敌以弱。
很多人对“示敌以弱”颇为不屑,但他们恐怕不知道,“示敌以弱”才是随时准备动手的表现。正如同后世很多人认为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迫不得已与李建成、李元吉爆发的一场突然冲突,却不知道他们以为的“双方势均力敌”,其实是李世民当皇帝之后故意伪造出来的。
从全国精锐到关中精锐,再到长安城驻军,全在他李世民手里,朝中名将也全是他李世民的人,甚至在玄武门事变之前,李渊和几位宰相就已经被尉迟恭“请”到湖中“泛舟”了……你说这情况是李世民集团与李建成、李元吉联盟势均力敌?
那为何李世民非要让后人觉得他是被迫的、他的力量和他的兄弟也就半斤八两呢?因为李世民聪明啊!他知道舆论总是下意识偏向弱者,下意识偏向“无过错方”,所以他必须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强,看起来是被对方逼到了墙角……所以中印的事,还需要说得更直白吗?
正是因为你强,所以你才必须再三“退让”,因为只有这样,你最终的“忍无可忍”才会显得有合理性,才不至于激起全天下的声讨。
这时候或许还会有人说:只要我够强大,天下罪我又何妨?我一力降十会,谁反对我,我就揍谁。
是,你可以这样做,但作为统治者,那就意味着你要把大量的力量用于无意义的消耗。就如同拿破仑的法国一样,前期一路赢赢赢,直到耗光国力,一把输个干净。而与此同时,你的对手英国已经在工业革命的浪潮中牢牢占据了首位,将打成一锅粥的欧洲大陆抛远远在身后。
当然,除了“广土、巨族、同心”三个基础条件之外,国家的治理能力也至关重要。前三者好比硬件,后者好比软件。不过,后者的运行也有赖于前者的支撑,好比你拿一款3a大作去初代pc上运行,别说跑起来了,装都装不下,那还玩个屁。
总之,高务实的目的很简单:中国不是因为农业时代过于先进,而且人口太过充足,导致没有工业化的需求么?那我就来打造一个南疆来扮演中间商,让你早些与“国际接轨”,让“国际需求”来刺激你发展转型。
而我,我即使将来身在南疆,即使把子孙后代都留在南疆,也依然是中华苗裔,依然是为中华之兴盛而努力。
既然如此,朝臣们如此依赖他高务实一个人就是他不可接受的,必须要有所改变。
他先请陈矩去问皇帝的态度,结果不出所料,皇帝表示“卿可自决”。于是,他马上召开了大小九卿会议,要求共议。
大小九卿会议是大明朝商议要务时按例可以召开的——尽管以往多数时候是为了廷推阁臣,现在召开却也合情合理。
会议上,高务实一改往日风格,既不是最先发言来“定调”,也不是最后发言作“总结”,而是不断的引导与会诸大臣思考大明需要一个怎样的漠南。
换句话说,高务实在引导他们用更加理智的方式,思考大明朝的国家态势。
比如说,从地缘政治的角度而言,现阶段大明是否需要继续维持土默特的“自治领”状态。在这个问题上,高务实就要首先引导他们了解,自己过去默许土默特“名为藩篱,实则自治”是为了什么。
为了什么呢?为了在有效降低统治成本的前提下,还能获取大明想要的收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