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正文 61 第六十一章(第2页/共3页)

p; 通常想要发展一个地方,总是要资源倾斜,也不可避免的会从富裕地区向穷困地区输血。

一点点政治上的倾向都没有,北方的各位老铁们,在建文的治下,还是自求多福吧。】

刚刚还陷在“历史周期律”中的他们,这时候又收获了新的震撼。

“遍地都是?”朱元璋。

“如果说所有官员的师爷都是绍兴人,”朱棣亦是脸色沉重,“那么地域规避,也没有任何意义了。”

【回到靖难,朱棣在北京,把一系列有功的将领们升官,并再次祭奠了死去的阵亡将士,做足了仁义姿态。

10月8日,刚刚升为后军都督的陈亨去世了,朱棣亲自撰文祭奠之。

陈亨在利于朱允炆方的记载里,之前已经死了两次了。

一回是明史纪事本末里,死于白沟河。

一回是康熙年间,陈梦雷的《明伦汇编皇极典登极部》里,平安在铧山杀了他。

死了活,活了死,两次了啊。

又有点那个谁谁谁围剿我军时,杀了n次我方领导人内味儿了啊。】

傅友德一激灵:“围剿!”

他联系起上下文了。

“怪不得兔朝那帮人的外线作战能力那么强,原来是被围剿了。不过,他们说被杀了n次,难道是被围剿了n次吗?”

耿炳文也不禁说:“这样想想,如果一天到晚被围剿,却一天到晚也没有围剿成功,确乎可以说是一声‘军事史上的奇迹’,奇迹不止是他们的,恐怕也属于围剿他们的人的……”

朱棣也想起来了:“那个歼敌一亿虎踞台湾的,不会就是这个谁谁谁吧?”

他又想起来了:“她还说,每个人都会匹配一个运输大队长,我的运输大队长是大侄儿你,他们兔朝的运输大队长,可能就是这个谁谁谁吧?”

朱允炆生无可恋,想要抱住棺材里的朱标痛哭一场:

爹,看在我给你烧了那么多纸的份上,起来把我也带下去吧!

【明史陈亨传,粗粗琢磨了一下,改成,在白沟河,创几死,在铧山再次受到平安重创,于北京死去。

这真的蛮离谱的,因为明史平安传,又写燕军打济南时,平安在单家桥。

我们理解一下明史的思路,相当于平安当初跟着李景隆一起逃到了铧山,被打败了,接着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神奇的故事,又纠集起了20万人跳跃德州板块,到达更北方的,450里远的单家桥。

他有20万人怎么不直接打德州呢?

总之,陈亨比较大可能是白沟河受伤了,行军加剧了他的伤势(他跟去了德州),最后一命呜呼。】

朱元璋批评朱棣:“都受伤了,把人送回去养着就好了,怎么还带去了德州?”

朱棣颇感委屈。但他不说。

他的弟弟朱橚帮他说了:“爹,您忘了,四哥他手中无人啊!您把所有人都留给了大侄儿。”

朱樉幽幽道:“然后老四把所有人都嘎了。”

朱元璋还是不满:“话说如此,你就不能自己挖掘一两个人才吗?这人才,挖一挖,养一养,不就跟地里的萝卜一样,好好的长起来了吗?你看看你岳父,长得多茁壮!”

……属于是徐达在这里都感觉恐怖的话了。

朱棣替老丈人说句话:“爹,这话您敢当面对岳丈说吗?”

老朱冷笑:“有何不敢,等咱下去了再对他说,大不了,打一架罢了,反正有你娘和你大哥帮我,咱们全家上阵,还弹压不下你岳丈!”

朱棣欲言又止,觉得这话听起来就透着浓浓的心虚劲儿,说不定到时候他娘,就帮理不帮亲了呢?

【就在朱棣各种人文关怀时,朱允炆方也在行动。

其中,平安、吴杰从真定挪到了更北一点的定州,在这里修筑好了城墙。理论上郭英该在这里,但从此以后,你就再也看不到他的相关记录了,留在史书上的仅有短短两字“无功”。

应该和他没死在靖难,明确活到了永乐初有点关系。

沧州那边,徐凯在一边积极土方作业g,一边派出探子在暗搓搓的偷窥燕王在干什么。

最后是德州。

明史载,盛庸“守住”济南,又“光复”德州,“大功”一件呐。于是封他为历城侯,和平燕将军。

原总负责人李景隆被撤职,叫回南京了。】

李景隆长吁一口气:我解放了!功也好过也好,我终于解放了!

【下回再见他,就是南京他给朱棣表演大明战神开城门了。】

李景隆泪水长流。

如何到了此时,我还不能解甲归田?

从始至终都在等着自己戏份的郭英,呆了片刻,啊了一声:“等等,我呢?我就一声‘无功’就完了吗?下一次见我,不会是我死了吧?”

幸好他不知道一句话“开局既巅峰”,否则,他便会明白,自己是个甚至只活在up主最里的巅峰。

此时他悲愤道:

“这燕王二子被删了,up还要多方论证他的功绩,怎么轮到咱老郭,就什么都没有?未免也太潦草了吧!还有我的好孙郭勋,你怎么没写写你爷爷靖难中的英勇身姿呢?”

大家怜悯地看着郭英。

看这又疯了一个啊。

你仔细想想,你孙子敢写你靖难中的英勇吗?

那嘉靖,虽然是个带孝子,但确实是朱棣的带孝子啊。

【盛庸,明史对他的记载,仅有洪武年累官都指挥使,其余不详。根据江西古田村盛氏家谱考证,他出生于1334年,建文二年66岁。

元末农民起义,他本来是地主们组织对抗农民的私人武装力量,后来归附邓愈,在江西一带打仗。

洪武4年5月,升定远征万户,调去辽东。

洪武8年,参与围剿纳哈出一战,9年正月,追至猪儿谷,打败敌军,立下功劳,第二年授诰命。

后面不再有记载,总体来看,是一个在辽东地区活跃的武官,纳哈出一战有亮点,没有别的更多信息了。

明实录也没有任何痕迹,甚至不知道他是哪个地区的都指挥使。

不知道为什么会突然在靖难中被重用。

相比暗淡的他,另一个重量级的将星,也是除了镇守甘肃的宋晟,以及在辽东不得动弹的杨文以外,朱允炆所能打出的最后一张至尊将星卡。

何福,在盛庸名字的遮掩下,即将出场了。

他被派去了德州,和盛庸一起练兵,同时筹备收复河间之事。

文人为了把东昌之战、夹河之战的一些功绩归给盛庸铁铉,你没有办法在史料里看到他,他得等到建文三年,才姗姗来迟的出现,出现时也是一个矛盾的史料(这里先按下)。

最后,到建文四年,你才看到他开始打架,这是很好笑的一件荒诞事。】

“何福。”老朱嗯了声,“是个活捉刀干孟的好汉子。”

皇子们则在思索:“东昌之战、夹河之战的一些功绩……这话说的,不会老四你败了吧?”

朱棣却不以为然,一声哂笑:“胜败乃兵家常事……”

皇子们记起来了:“之前光幕说张玉快死了!难道就是在这两次中?”

不以为然的朱棣瞬间破防。

【现在,让我们来仔细说说何福。

何福,1348年出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