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两声,用力拍了拍他的肩,道:“今早便听说,汴京出了一位大才子,雅号‘半阙’,朕听了那几首半阙词,委实绝妙,说是流传万世也不为过。”
“朕再一打听,原来竟出自亲兄弟之首,子安啊,你藏得好深啊!”
赵孝骞无辜地道:“臣没藏过,只是不喜此道,故而未曾表现。”
赵煦和赵颢表情顿时一滞,现场突然陷入沉寂。
突然间就把天聊死了,这种人真的有朋友吗?
不喜欢诗词之道,随便出手却名动汴京,每首词只作半阙都能惊艳世人。
我们这些喜欢诗词之道的,挠破头都想不出一首名扬天下的佳作。
所以,我们这种平庸的存在,就是为了衬托你的天才?
赵煦突然有点后悔今日出宫了。
本来兴致勃勃微服出门,特意来表扬一下咱老赵家的优秀子弟,现在怎么感觉……好像自己主动把脸凑过来让他抽似的。
赵孝骞也察觉到气氛有点冷场,不由小心翼翼地道:“你们怎么都不说话了?是生性比较内向吗?”
赵颢脸颊一抽,立马大声道:“官家御驾寒舍,蓬荜生辉,官家请入寒舍高坐,容臣款待。”
同时赵颢飞起小短肥腿,踹了赵孝骞屁股一脚,凑在耳边咬牙低声道:“……你憋说话!”
赵煦扫了父子俩一眼,哈哈一笑,抬步入府。
王府的中门平日是不会轻易打开的,除非有重大事件,比如接旨,娶正妻,或是迎圣驾。
今日王府中门难得地打开,父子俩一左一右陪着赵煦入银安殿。
宾主落座,下人奉茶。
赵煦一直面带微笑,他今日的心情确实不错。
因为老赵家出了一位才子,可以说弥补了赵氏皇族历代子弟文采的不足。
众所周知,太祖赵匡胤是武将出身,从赵匡胤这一代算起,老赵家文不成,武不就,历数各朝各代的皇帝,老赵家真的太过平庸了。
文贵武贱的国策是赵匡胤定下的,历任官家拼命抬高文人的地位,可实际上从官家到赵氏宗亲,论文论武都没有一个出色的。
文化课不行,体育课也不行,考不了状元也当不了山贼,历任官家有点挂不住脸。
尤其大宋还是个文豪词人辈出的年代,如此衬托之下,官家们更汗颜了。
直到今日,赵煦睡醒后赫然听说,咱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