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也漠然得很。很有一种……一种……”
他想了想,拍手说:“是了,他在说那些话时,很有一种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姿态,是一种事不关己的态度。”
他笑着说:“是了,难怪我听着感觉到不对劲。”
“若是那样,他说的话,大概也不可尽信了。”皇后并不追问那人说了什么,只是就事论事说。“他若是那样态度,或许只是人云亦云。”
两人正说着李世民身边的大太监送来一个蜡封的信封。
李世民扫了两眼,就将信看完了,对皇后笑说:“原来是他。”
“他什么来历?”
“观音婢可还记得前不久长安城外养的肉牛?”
皇后给他奉上茗烫,问:“难道那肉牛与那年轻人有关。”
“正是。我让人查了,与那年轻人相符。且又自称在域外游历过,还是从西域归国的。若是他……他对世事漠然,也就有了根源。”
皇后回想了一下,颔首说:“二郎是觉得他之前修道,所以对世情并未放在心上?”
“正是。且他刚归国,未必对大唐有归属感。”
李世民想了想,又摇摇头,说:“若他没冒充别人身份,他有那样态度,也大有可能。”
“那又是为何?”
“你说他对世情漠不关心。他如今却忙着赚钱……已经来长安两次了,都是为做买卖。”
顿了顿,李世民又说:“他可是在朝廷手中赚了不少钱了。难道还不够?”边军买马,最后还是朝廷出的钱。
给江淮送去的三千头牛,也都是朝廷给的钱。据他所知,那杨皓自沙洲进关中,一路上还卖了不少的牛和骆驼。
怎么也赚了几万贯了。
又对皇后说:“你可知他与我说了什么?”
“若是军国大事……后宫不议政,二郎还是别跟我说的好。”
李世民笑说:“他倒是精乖,说了那么多,却没提什么国家大事。只说说了一堆域外的事。”
他笑着将杨皓说的,简单说了一遍。
皇后听了,沉吟说:“那可不都是国家大事?”
李世民微微一叹,说:“我在想,朝中大臣何其多。于突厥却竟还不如一个年轻人知道得多。”
“朝中诸公,二郎稍不能离。他们在京中,如何能知千里之外的事。且那也不过他一家之言,未必作准。”
“我直觉,他说的都是真的。若是都是真的,可谓天赐良机。可惜……”
要说谁最想灭了颉利的,非他李世民莫属。
去年他刚登基,颉利就直逼长安。不仅让他颜面大失,更让他皇位合法性的质疑声更大。
可以说,不管他现在做什么,都无法挽回因为渭水之盟失去威严。
他这个皇位就一直会有人说嘴。
除非,他在位期间,建立最为卓越的功勋。
最佳的目标的,当然就是颉利。
可是突厥现在还是东亚霸主,他不敢大意。
&nbs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