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她只能想到这些。
龙龙很聪明,有一副机灵的脑子,是能考出大山的。
“放心吧姐,等我考出去了我就能见你了,是不是?”
“是。”向满说。
“我真的很想你,姐,我看到你的手机号码归属地,那离我们家好远啊,我以为你会去北京之类的大城市呢。”
向满总是选择性回答向延龙的提问。
她的手机号是异地办理的,就是为了掩人耳目,她的小聪明也就这么多了,但足以用来保护自己,老家没有任何人知道她如今身处何方,顺利的话,他们永远都不会知道。
脸上眼泪逐渐干涸。
向延龙有说不完的话,向满的停顿使他想起更多小事,他很想和向满事无巨细一一汇报,但向满打断了他:“不说了,龙龙,我有点事。”
其实是不想听了。
她有些惧怕,惧怕那些口中描述的故事和场景太过真实,会把她拉回过去。
“好好好,姐,那你先去忙。”
嘴上这样说,向延龙却始终没有挂断电话,他还有些贪恋。
向满笑了笑,说:“有空的话,把爸妈,大姐,还有你的身份证拍照给我。”
向延龙问都没问原因,没有任何怀疑:“你要用家里人身份证吗?好,那我发给你微信?”
“不加微信,手机彩信就行。”
“好好学习,好好过日子。”
最后,她这样说。
挂断电话,向满把手机卡换回来,窗外已经黑透了。
新搬的这个家有一侧临街,她从窗户往外望,能瞧见路上车流热闹,都是急于归家的人。
一下子没了兴致下楼去超市了,向满泡了个自热火锅,加了一根玉米肠,就站在窗前慢慢吃完,汪奶奶给她发来消息,问她一个人在家有没有饭菜?春节不要太寒酸。
向满会做饭,却十分抗拒下厨动锅铲。她宁愿省点麻烦,也并不觉得一个人有多么可怜。
吃过饭,她拿起手机在药店顾客群里发新年消息,还有新年红包。
各种各样的订阅号和服务号早在春节前几天就有所动作,他们药店的顾客群自然没有那么大的体量,两个群,加在一起不到千人,一开始是杨晓青在管,后来交给了向满,意图明确,是想让她提前适应一下店长的部分工作内容。
总公司做过社群运营的培训,向满去参加过,学了一招二式,如何促活拉新,如何增加用户粘性,培养用户习惯但她犯了个小错误,大过年的,谁愿意除夕夜里去查看一个药店发来的恭贺和促销信息呢?
避都避不及。
向满把消息发出去的一刻也当即反应过来,这是犯蠢了,可是已经来不及,她发出的一分钟里就有几个顾客退群了,还有她发在群里的红包,没几个人抢,场面惨淡。还有人脾气更爆,直接在群里艾特她和杨晓青:“你们药店有完没完,大过年让人买药,有毛病吧?”
沈唯清也在群里。
他甚至忘了自己是什么时候被向满拉进去的,以他的“贡献”,大小也是客户。那时他想直接退,可看见群里惨兮兮的人数,到底还是留她个面子。
还真是做什么都做不好,天下三百六十行,怎么就选了这行呢?
看着向满发在群里的一串“恭贺新春”“猪年大吉”,有些疑惑向满的脑回路。正纳闷呢,向满的消息来了,她向他征求意见时倒没拿他当外人,问他:“我看到你也在群里,群里顾客感受是不是不大好?你觉得怎么样?是不是很惹人烦?”
是把他摆在顾客的角度。
沈唯清也以顾客身份回答:“是,很蠢。”
然后是朋友的角度:“那我还能补救吗?”
沈唯清回:“别找补了,越描越黑。”
他靠在窗边,窗外是北海道的盈盈雪光,屋子里即便不开灯也明亮。
除夕夜躲到国外去,已经成了他的习惯。
这么多年,他过春节从来都是自己过,汪展和外婆以为他回上海,沈建安以为他在北京,他每年春节就见缝插针消失半个月,一张机票跑得无影无踪。
竟然从来没被发现过。
沈唯清从不觉得自己可怜。
他的人生没有大风大浪,还有大把时间大把金钱可挥霍,要是再讲些乞求家庭温暖的话那就是矫情了。
在他的猜想里,向满这样的姑娘有另一种人生,另一种他幻想过的人生。
她应该出生在一个温馨的小家,小富即安,父母把她宠得无法无天,才让她长出一身反骨一身刺,毫无社会经验一般在职场上莽撞。
但也并非完全娇惯,她也是能吃苦的,起码生活能力无忧,她在老太太家里帮忙干活那一招一式,令他自愧不如。
这是一个有趣的人。
不是片面的,单薄的,有反差,有递进,有节奏与情绪的高亢低落,好像刚刚电视里听完的那首日本民谣。虽然有时候犯蠢,让人讨厌,但他本能地想去探寻,想去拆解,看看她的脑子究竟和他有什么构造差异。
她现在在干什么?
是在和家人吃年夜饭?还是在看春晚?
现在这个时间,国内应该很热闹,还是亲戚朋友聚在一起聊天?还是出门约酒局去了?闲暇五分钟,往顾客群里扔个红包,算是尽了群主之责,然后再拍大腿,为自己的愚蠢自罚三杯?
这个落雪的除夕夜,异国他乡,沈唯清认为自己搞清楚了对向满的好奇心来源——因为她和他不一样。
这种不同令人着迷。
并且有了向满作对比,他忽然察觉出自己有点孤独。
孤独,以前可从没有体会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