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的问题就在于,光想着用严厉的法律去惩罚,却不讲究正确的引导,堵不如疏这个道理他没想通。
朱寿的话让朱标眼前一亮,这和他自己之前向父皇提出的帮助皇亲国戚的点子有异曲同工之妙。
“父皇,儿臣认为这个办法可行,得赶紧决定下来。把它和帮助皇亲的计划一块儿实行,才能让大臣们心里踏实。”朱标赶忙拱手说。
要不是奖赏的额度也得细细琢磨,他恨不得立刻就下命令。自己怎么就没想出这招,还得儿子来提醒。
“这主意确实行得通。”这时候,李善长也开口为朱寿说话了。
朱元璋想了想,他也明白这策略有点像军队里的奖励制度,但他还不愿意就此认输:“为啥薪水低就一定养不成廉洁呢?”
朱寿笑了笑说:“爷爷,大明朝成立二十多年了,真正的官员生活您老人家了解过吗?”
“我猜您会说官员的生活哪有百姓重要,这话没错,也不全对。”
“这天下虽说是爷爷您打下来的,但官员不是家里的仆人,他们是您的左右手啊。”
“爷爷,我先开盐铺,后又开那个雅俗共享的地方,不光是为了赚钱吃饭。这几个月,我发现了个挺让人意外的情况。”
朱元璋这时也平静下来,问:“什么情况?”
朱寿看了看李善长,这段时间他们俩一直在合作研究这个。
李善长清了清喉咙,三双眼睛都看着他,他慢慢开口说:“买寿州贡盐的人里,商人占了差不多一半,剩下的地主家庭占三成,再有就是一些官员,多数是家里有余钱的武将和文人,七品以下的一个没有,五品以下的,一只手都数得过来。”
“虽然这是意料之中的,因为寿州贡盐本来就卖给大户人家,但这足以说明大明的钱大多集中在这些人手里。”
“而且大明很多官员其实吃不上这些好盐。”
听到这里,朱元璋再怎么反应慢也明白了,他对官员的生活一窍不通,甚至都没注意过。
这些官员如果穷得叮当响,也不会向他报告,他们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他基本都不知道。大明都立国二十多年了,他一心扑在北伐、安民和政权稳固上,却忽略了很多。
“爷爷,锦衣卫在您手里有点大材小用了,他们不该是让人害怕的白面阎王,也不该只盯着朝廷上那些有权的大官,他们可以成为爷爷感知世界的触角,让您不用出门就知道天下事。”
朱寿叹了口气,他也和蒋瓛、宋忠聊过,对他们负责的事情略知一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