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臣徐铉,见过上朝大王。”
“前辈快请免礼,今天是入宫赴宴,不是正式朝会,徐前辈不必如此客气。”
赵德昭假惺惺的谦虚,不曾想不远处的赵光义却突然开口,笑吟吟的说道:“德昭,既然你的诗词如此出众,想必一定听说过徐骑省的鼎鼎大名吧?他就是你面前的这位前辈,几天之前,他才受南唐国主之托,来到汴梁朝贡。”
“徐骑省?没听说过,宋朝我知道的名人多了去了,就是没听过这个徐骑省。”
赵德昭心中嘀咕,心中又隐约觉得便宜二叔主动开口介绍这个徐铉的情况,似乎象是没有安着什么好心,所以赵德昭干脆来一个实话实说,苦笑说道:“二叔,这点你就太高看小侄了,小侄不过是一个只会闷头读书的书呆子,那来的机会听闻南唐国的鸿儒大名?”
让赵德昭意外,自己才刚说话,站在面前的徐铉马上就接过了话头,说道:“老朽薄名,自然难入大王法耳,不过老朽有一事好奇,敢问大王,大宋官家那首残诗‘未离海底千山墨,才到中天万国明’,真是大王你在转眼之间就续上的?”
“徐前辈,你连这事都知道?”赵德昭诧异问道。
“是大宋官家在召见外臣时,亲口告诉外臣的。”徐铉回答得十分坦率,又说道:“不瞒大王,外臣之前就曾经以南唐国使的身份来到汴梁朝贡,只以外臣小有薄名,贵国的朝中众臣便与外臣以唇齿为戏,最后官家就是拿出了这首诗的上半首,难住了外臣。”
从没听说过这个情况,赵德昭当然是一片茫然,还好,这一次为人相对来说比较厚道的赵德昭三叔赵廷美也在现场,招手把赵德昭叫到了面前,在赵德昭耳边低声说道:“确有此事,只因为这个徐铉才名出众,上次他来汴梁朝贡时,你父皇就故意放纵群臣和他比试才学,结果没有一个人能赢过他,你父皇也还是拿出这首诗的上半首,才好不容易把他难住,保住了我们大宋朝廷的颜面。”
“居然还有这样的事?”
惊讶于宋朝初年的群魔乱舞,赵德昭先是谢过了赵廷美的指点,然后转向徐铉说道:“徐前辈,想不到你与父皇的这首诗,居然还有这样的渊源,小王当时正在家中闭门读书,确实不知。”
“没关系。”徐铉摇摇头,又微笑问道:“大王,外臣再斗胆多问一句,大宋官家的这半首诗,真是你在转眼之间就续上的?”
赵德昭也不客气,马上说道:“不瞒前辈,确实如此。”
“真的?”徐铉的表情明显尽是质疑,说道:“外臣也不敢欺瞒大王,在贵国的皇宫之中被这首诗难住后,外臣不仅多次不眠不休的寻章问句,尝试接上此诗,外臣的弟弟徐锴,好友韩熙载,以及江南的文人墨客,也无一不是对于此诗束手无策,大王你年纪轻轻,真的能有这么高的学问?”
“徐前辈,这有什么可奇怪的?”赵德昭毫不脸红的微笑说道:“小王突来灵感,一张口就接上了父皇的诗句,虽是偶然,但是并不奇怪啊?”
显然不肯相信赵德昭有本事能接上让自己都束手无策的诗句,当世著名大文学家徐铉当然还是满脸的将信将疑,赵光义则是见缝插针,乘机说道:“德昭,既然徐骑省不相信你有这样的学问,要不然你今天就和徐骑省当场比试一下诗词吧,让徐骑省看一看你到底有没有真才实学。”
一呼百应,赵光义开了这个口,他在场的党羽帮凶当然是纷纷附和,全都怂恿赵德昭和徐铉当场比试,徐铉则明显是早有此意,马上就点头说道:“老夫确实很想向大王请教,还望大王降尊纡贵,与老夫当场比试一下诗词。”
巴不得缺德侄子出丑,赵光义自然是马上接过话头,说道:“徐骑省放心,本王替德昭贤侄答应了!快来人,拿笔墨来,让我们欣赏一下徐骑省和德昭贤侄的才学!”
大内总管王继恩在历史上是抱什么人的大腿谁都知道,所以赵光义开了这个口后,王继恩也来了一个先斩后奏,马上令人去取笔墨纸砚,帮着赵光义让赵德昭当场出丑。
见此情景,赵德昭也不得不拿定了主意,暗道:“保持低调有屁用,我再低调,能有历史上的那个赵德昭低调,最后他又是一个什么下场?既然选择了和我车神二叔做对,我就只能迎难而上,寸步不让,这样反倒还有保住脑袋的希望!”
拿定了这个主意,赵德昭先招手让众人安静,然后向徐铉大声说道:“徐前辈,既然你一定要指点小王的诗词,那小王也不好推辞,这样吧,我们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