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是从鹏城特区来的?”
陈清水点了点头,饮了一口茶,“80年设立特区的时候,正巧在鹏城做生意,赶上了个好时候。”
赵局长眼睛一眯,“看陈老板的样子,岁数不大啊,创业倒是挺早。”
陈清水微微一笑,“也就是看着面嫩,今年都奔三了。”
陈清水握住茶壶,给二人都续上了半盏茶,随后笑道:“这次来,主要还是为了收粮,我有个想法,北粮南调。”
“东北大米,一年只有一收,生长周期长,更主要的是口感极佳。”
“比之南方水稻,有着不少优点,估计到了那边,会很抢手。”
赵局长微微一愣,在这个出趟远门都是一件麻烦事的年代,要说把东北的农作物运到南方去卖,基本没人有过这种想法。
哪怕是有,但是成本也太高了。
无论是用重汽跑国道,还是用火车拉货,成本都不算低。
如果销量好那倒还凑合,可一旦销量不好,那就彻底完了蛋。
但不得不说,陈清水这句话,让赵局长的心顿时活了起来。
毕竟粮库的粮食每年都在更迭,新一年陈一年,而且最近这几年,粮食的产量如同坐上了火箭一般,一路高歌猛进。
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农民的粮食,卖不动了。
家家户户皆高产,又没什么天灾人祸,每年都是大年份,所以这收粮的确是成了一大问题。
如果真能像陈清水说的,把东北的农作物,拿到南方区去卖,那岂不是家家户户都能富起来了?
赵局长忽然来了些兴致。
“陈先生有销路?或者说有过先例?要知道,这种长途的货物运转,一旦没有稳定的销路,或者资金回笼期太长,都会是致命的问题。”
陈清水笑意恬淡,“销路当然有,我在鹏城待过很长一段时间,说句实话,那里卖什么的都有,干什么的都有,唯独东北的农作物和特产,屈指可数,所以说市场空间还是很大的。”
陈清水这句话倒是真没忽悠人,东北曾经在九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末,曾经掀起了一阵打工狂潮。
无数的东北人涌入南方化身打工人,最著名的应该就是那一家又一家的东北饺子馆,如雨后春笋一般,在南方各大城市遍地开花。
随之带来的,便是东北的农作物与土特产的销路和市场,被完全打开。
陈清水又道:“我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