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完餐,何平跟汪康懋闲聊。
“听说汪先生是沪上人?”
“是啊,在沪上生活了十几年,后来插队到了南云,77年考进了京大。”
何平笑道:“说来也是缘分,我在沪上有不少朋友,在京大也有几个。”
“哦?”听到熟识的事物,汪康懋放松了下来,“何总认识京大的朋友?说不定我也认识。”
“京大三剑客,不知道汪先生知不知道?”
汪康懋略一回忆便想起来,“我大四的时候是有这么几个人,听说都是比较有才华的校园诗人。不过我当时已经跟着厉以宁教授进行改革开放的政策研究,再加上毕业在即,所以没有关心过。”
“汪先生尚未毕业就能进入历教授的研究小组,当真是年轻有为。”
说起厉以宁的大名,何平这个关心经济的人自然知道其大名。
两人一番攀谈后,何平大致了解了汪康懋的发展轨迹。
他高考以全国第三名的高分考入京大,在校期间成绩优异,作为北大10位尖子学生之一,由校长推荐二年级时就参加厉以宁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进行中国改革开放的策略研究。
毕业后,汪康懋在沪上交大管理学院任教两年。再后来,他仅带30美元自费留学阿美利加,在纽约大学商学院获工商管理高级学位。接着,他获得了高级财务会计师证书和中国法律文凭。
可以说汪康懋绝对算是最早一批进入华尔街的中国留学生之一。
汪康懋深有感触地说,“何总,我自己的青年时期就是从边疆底层的艰苦生活中熬到今天,更能了解国内老百姓的疾苦,您别看我留学阿美利加,但我心中对于国家和人民是有着强烈的使命感的。所以我在接到克里斯的电话后,第一时间就决定接下这件事。”
“汪先生是有家国情怀的人,你的想法很对,无论海外的游子走到哪里,身上的血脉是永远无法改变的。只有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国家富强了,你们这些在海外的游子也能享受到红利。中国人被人欺凌的太久了!”
何平的最后一句话引起了汪康懋的慨叹,“可不是吗?要光是老外歧视、欺辱我们也就算了。我在阿美利加,遇到了不少华侨二代,弯弯的、香江的,竟然视我们这些国内来的如仇寇。”
何平笑道:“这是历史原因嘛,你应该大度点,毕竟咱们才是胜利者。”
汪康懋释然道:“何总说的是,是我落入窠臼了。”
闲谈之后便是正题,何平把佳农集团的情况简单的向汪康懋介绍了一下。
汪康懋微微有些惊讶,何平的介绍内容比克里斯在电话里介绍的要全一些,同时也调高了佳农集团在他心目中的评价。
“汪先生,其实我嘴上说的再多都不如您亲自去走一走,看一看。现在我们佳农集团的工厂、养殖基地遍布全国二十多个城市,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工厂和养殖基地。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佳农集团现在就是国内农牧业绝对的第一名。
但在我的心中,这样的成绩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中国坐拥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十一亿的广大人民,足以支撑诞生一家世界级的农牧企业。我要带领佳农到阿美利加上市,就是要做一家根植于中国的全球化公司。”
何平说完在心中默念了一句,对不起杨总,抢了你的台词。不过我这也是为了你好,你是真瞎几把吹,我只是单纯的陈述事实。
“根植于中国的全球化公司?”汪康懋嘴里低声念了一句。
这个概念从杨总的嘴里说出来,结合联想的种种作为,听的人想打人毁物。
但从何平这个白手起家的人嘴里说出来,却格外的有说服力。
汪康懋脸上露出激动之色,“何总,看来我这次真的是来对了。”
“汪先生,佳农前进的路上离不开您的帮助。”
何平的姿态放的非常低,他伸出手,“那,合作愉快?”
汪康懋起身,握住了何平的手,“合作愉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