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一十四年,一晃而过。
大明朝太大,大到远离帝国腹地的百姓,都不知道皇帝已经换了一个。
靖难之役所带来的影响,最终被局限在中原地带,就是从北京城到南京城这段距离。大明朝的赋税之地江南诸省并未受到多大的波及。
战乱之地也因为朝廷的治理,逐渐从影响中走出来。当大明朝从内乱之中走出来后,周边的邻居们就再次过上了水深火热的日子。
一如既往。
永乐八年,朱棣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北征。
永乐十一年,朱棣第二次北征大漠。
两次北征皆胜,却也所费不小,国库难以为继。若非这些年有已经身为太子的朱高炽在,只怕是大明朝当真就要破产了。
然而,朱棣北征之心却从未停歇过。或许,从他成为大明朝的帝王后,北征就是他一直需要做的事情。不过也确实如此,哪怕是在他生命的最后,也是在北征的路上……
朝廷里每日都很忙,大人物们一言而决,就能让一州一府之地颤栗,也能让一地百姓歌功颂德。
老百姓们的日子,依旧是如流水一般地过着,只要城头上的大明王旗未曾落下,谁也不会去感叹世道凄凉。
秦淮河畔,纵使是靖难之役时,那声声入耳扣人心弦的歌声也未曾歇下,更不要说如今这太平盛世了。
歌者的声音更大,舞者的腰肢更软,妓子的床头更低。
就算是天爷爷来了,也得先打赏一枚碎银子,方才能进到那朦胧温柔乡里。
南京城,用了十四年的时间,将当年烽火化作莺莺细语。
皇城西门旁,平时供宫中下人进出的小门悄悄地开出一道缝隙,两条人影从里而外滑出,转瞬间就混入到皇城在的人群中。
“您下次能不能不要带着属下了?”人群中,一名腰佩长刀的男子小声地嘀咕着。
朱瞻基嘿嘿一笑,转头看向张天:“谁让咱俩亲近呢?有什么好事,可不都想着你了。”
方才从宫中偷跑出来,正是朱瞻基二人。而这张天,正是当年在南京城外为朱瞻基挡箭的护卫,如今张天也果然如张氏当年所言,一直就在朱瞻基身边作为亲卫。
张天脸色更是难看,几度吐息后说:“太孙,您哪次不是说有好事?可每次回宫,都是属下挨陛下的骂。说不得这次回去,陛下就要给属下的脑袋砍了……”
朱瞻基一撇嘴:“放心吧!爷爷不会砍你的头,最后就是罚你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