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着重讲解了一下京营的发展历程。
汤昊一直耐心地听着,脑海中却是思绪万千。
自古以来“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明以武功取天下,对兵政尤为重视,而京军正是明王朝国家强大的支柱。
自永乐皇帝开始,京军一直是军事上的核心力量,担负着内卫京师、外出征战的职责,比如永乐皇帝御驾亲征六飞五渡,京军就是主要力量。
而京军是由京营、亲军、四卫军组成的,亲军二十六卫和四卫营都是内廷体系,京营则是勋贵武臣的基本盘。
事实上,现在除了四卫禁兵还有些战力外,这京营,包括亲军二十六卫在内,其实都是些老弱病残,名额上却都是满额编制,所以被后世之人戏称为“冥府神兵”!
土木堡之变,北京保卫战,这是京营变革之始。
由那位擎天之臣于谦奏请设立十团营,选白五军、三千、神机三大营精锐,名曰“选锋”。
原京师三大营十五万之众,合之为一,分之为十,自一营以至一队,兵将相习,自一队以至一营,体制相维,故得京军之实用,所向有功。
而没有通过“选锋”者,则继续留在三大营里面,被称为“老家”。
这次变革后,团营才是真正的精锐主力。
而永乐年间横扫大漠的京师三大营,这样一支规模大、兵士勇、武器精的顶尖战兵,直接就变成了预备役,吃空饷的吃空饷,躺平的躺平,摆烂的摆烂,成了不折不扣的“冥府神兵”。
随即夺门之变,英宗复位,于谦被杀,罢十团营,复三大营旧制,好好一个团营却因人废事,沦为了大明战神朱祁镇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下一步,英宗卒,宪宗即位,复罢三大营,立十二团营,命文臣提督,以三将总领,设十二营坐营官,命侯十二人分掌,各佐以都指挥,监枪以内臣,提督以勋臣,自此成为定制。
团营也沦为了勋贵武臣、文臣缙绅和宦官阉人三方势力的谋利工具,大量的役使京军,侵占屯田、草场,克扣军士月钱,京军中精锐军士不堪重负出现大量逃亡,导致京军兵额锐减,操阅废弛,战斗力低下,京军逐渐衰微。
甚至到了嘉靖年间,俺答叩关、鞑靼兵临北京城下的时候,偌大一个满额京营竟然无可用御敌之兵,以致于大明朝堂上下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鞑靼蛮夷烧杀劫掠,耀武扬威,连城门都不敢出。
也就是说,再过个二三十年,京营就会彻底烂到了骨子里面!
说句不好听的话,这京营或者说团营,汤昊去或不去,好像真没有什么区别。
与其进入这烂泥塘里面,跟京营里面那三方势力争斗角力,倒还不如换一种方式,一种汤昊自己想要的方式,这也是为何他主动请求跟随张懋前来面圣的真正原因!
现在的京营也好团营也罢,早已成了勋贵武臣、文臣缙绅和宦官阉人三方势力瓜分的利益蛋糕,他汤昊一个外人前去想要从中分一杯羹,自然会遭受到三方势力的仇视敌对!
哪怕他并不是为了利益而去,可人家也不会相信啊!
所以,倒不如转换一下思路,直接另立门户!
京营早就开始烂了,积重难返,他汤昊一人之力想要改变,还要对抗三大势力的倾轧,根本就没有意义!
“选锋”,这是一个好词,遴选锋锐,组建新军!
乾清宫。
朱厚照正在和陈宽商量还田的事情。
小皇帝好不容易积攒下田产,却被文臣缙绅逼得硬生生吐了出去,所以他很是咽不下这口恶气。
既然陈宽使了一记阴招,给那些文臣缙绅埋下了刀子,小皇帝自然是乐见其成。
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