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数。”
三班正在组织投弹(木柄手榴弹,非实弹)训练。周振强给全班做完动作要领后,大家轮流投掷。一人投掷后,弹着点不远处有专人负责观察投掷距离。他们报告:“22米”“37米”“41米”“28米”“35.5米”……不一会儿,全班已有过半人员进行了投掷,最远距离才40多米。周班长对这样的成绩不太满意。他立即叫停投掷。再一次给大家讲动作要领,亲自做示范,只见他向前助跑了几步,随即扭胯、提臀、甩臂,木柄手榴弹划过一个优美的弧线,落在远处,砸起一小股烟尘。“62米”。大家一听这个距离,啧啧称赞。当多数人投掷距离在30~40米,偶尔出现投掷60多米,的确是少见的。要知道,周振强小时候在家放养过猪,练就了投掷能力。据他讲,将三四头猪赶到山坡上后,为了防止乱跑或者啃食庄稼,他远远地跟在猪后面,只要见哪头猪不听话,就随地捡起一个小石块,照准猪屁股,“嗖”地投掷过去,既远又准,猪被砸疼了,哼哼几声便老实规矩了。周班长回头对全班说:“我这个成绩还不是最好的,我曾经投掷过69.2米的距离,到目前还没听说过谁破过这个记录。”听了周班长的炫耀,魏金钢想,一个木柄手榴弹能有多重?握在手里感觉不如农村田里一个土坷垃沉哪。看着周振强那得意的神情,魏金钢心里酸溜溜的。他不服气的劲头又起了作用,早已将谢丰华苦口婆心的告诫忘至脑后。在周振强讲完仅仅半分钟,他仍然还在回味刚才大家对他的赞许和佩服所给他带来的满足,此时魏金钢的出手,让周班长在一年多来因为保持投弹纪录而傲视众人的优越感戛然而止。只见魏金钢从身旁拿起一个手榴弹,原地站立,身体后倾,右腿使劲,提臀送吧,周班长也不是诚意要摔倒你,你别太较真了呀。”周班长也附和说:“今天就到这里,改时间我们俩再切磋切磋。”周这样说,不过是个托辞而已,好让两人就此都下台阶,这事儿就算一了百了,谁也别提今天这茬子事儿,不是皆大欢喜吗?但魏金钢不干。他认真地说:“习武之人,以武会友,历来是说话算数。周班长你说咱们啥时间切磋?”魏说这样的话,很明显是把球踢给了周,更甚者说是向周下战书。周如若不接,在众目睽睽之下,作为一班之长,他有点抹不开情面。但是,接受魏的挑战,却没有十成把握。在模棱两可、犹豫未决之间,班里有一位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主,随口说了一句:班长,凭你的一身功夫,魏金钢不是你的对手,他不过是一身蛮力,没有多少路数。这句话让周班长有了一定的底气。他干脆地答道:“让大家作证,我接受你的挑战,你说什么时间,咱们就什么时间比。”魏金钢随即应道:“时间就定在今晚熄灯之后,地点在连队后面的器械训练场。”周班长于是应了下来。同时,周给班里的同志们强调:这是他和魏两人之间的事,班里任何同志不准走漏风声,要作为一条纪律严格执行。全班同志齐声答“是”。
班里有的同志悄悄地劝魏金钢,要他放弃和周班长的比武,无论谁输谁赢都没太大意义,更何况魏比武的对象是一班之长,尊重长者是文化传统,历来讲究为尊者讳,这么浅显的道理应该是人人知之,你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