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边思考一边改动,这个时间大约有半个小时,在此之间其他音乐老师都静静地看着他。
终于,秦阳站了起来,“竹笛、古筝、吉他、低音贝斯,还有……大提琴,就这些了。”
然后把几张需要和音的纸张分发给几位演奏的老师,“我们自己先熟悉自己需要演奏的部分,半个小时后我们合奏让小宋唱一遍试试。”
当第一遍合成演唱开始后,把穆云海惊着了,上一世菱花版的《荷塘月色》演奏像复制粘贴一样,只是宋祖馨的演唱部分在穆云海听来有点别扭。是不是自己先入为主的原因,穆云海搞不清楚,也没敢出声。
好在穆云海看到秦阳也在皱着眉头,“秦老师,您觉得怎么样?”宋祖馨也看出秦阳对演唱不是很满意,就征询秦阳意见。
秦阳问穆云海:“你是词曲作者,你有什么建议?”秦阳的问话不但是征询穆云海意见,还有考教的意思。
穆云海想了一下,“民族结合一点通俗唱法怎么样,就像李古一老师《乡恋》那样。”
秦阳饶有兴趣地看着穆云海,“哦,我喜欢这样的交流。为什么你要这样的效果,先说词吧,听听你的见解。”
“词是曲的先声。一般来讲,先有歌词,后有歌曲。因为好的歌词会触发作曲者的灵感,就像我,在写出词后慢慢就找到了曲子的主旋律。词应当怎样写?是不是总要紧扣时代?是不是非得将个人融入组织,融入集体?是不是都得像‘祝酒歌’一样来创作通俗歌曲?”
“通俗歌曲?”
“是的。我觉得。文艺唯一的正确路线就是百花齐放。
各种流派,各种风格的东西并存是最好的,就像我们进入商店,商品琳琅满目才有的挑选。
我们需要激昂上进的主旋律歌曲,这种歌需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能含糊。
也需要通俗易懂,赞美普通人普通情感的歌声。
这种歌则不宜加入大道理,否则就像宋人学唐诗,总是别扭得很。比如眼下很红的王霏歌曲,就非常受学生的欢迎。你说《红豆》有什么政治意义?有什么消极意思?
大众需要的,喜爱的,就是好的。不知道这样说对不对?说到这首歌,我完全是喜欢华国文学的那种优美的意境,没有一点政治含义。”
“啪啪啪……主旋律?这个词好。”王教授在一旁鼓起了掌。
这时候宋祖馨也听出来了两人的意思,“你们是说,以民族唱法为主,稍微结合一点流行元素?”
秦阳答道:“正确,”
&nbs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