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后眼中一抹怨气闪过,“当年就连皇帝也是哀家和李家力保才能稳居太子之位,不然以胡氏那个妖孽枕边风的威力,哀家和他早不知死多少回了!”
“如今登基不过一年,羽翼丰满了就想要将李家甩开,天下间哪有这样的道理?”
刘嬷嬷虽然觉得太后这话有失偏颇,可她身为太后心腹,自然只能一心向着太后。
一想起自家那摊烂事,太后的眉头又紧紧皱了起来,“若不是那几个小的不懂事,李家的声势也不至于如此。”
刘嬷嬷一路跟着太后从沧临到京都,数十年来见过的人和事早已练就了她一双火眼金睛。
若不是李家实在无人可用,太后也不会急着让贵妃坐上皇后的位子。
当年死里逃生的那位李家子弟揭竿造反,后来彭城一战败于高祖之手,此后便追随高祖四处讨伐建功立业。
算起来,按着辈分,太后还得唤他一声堂叔。
可他终生未娶,又在晟国建立不久后旧伤复发猝然病逝。
当时还是太子妃母家的清河李氏派了子弟入嗣,承继宗庙,供奉香火,这爵位便理所应当的落在了清河李氏的头上。
自此,妖妃那一脉便彻底断绝,再无后人。
也不知道是不是天理循环因果报应,捡了这么大便宜的清河李氏却始终培养不出像样的人才来承接这泼天的富贵。
刘嬷嬷耐心劝道,“几位郎君只是年纪小,不懂事,年纪大些便好了。”
太后没听这话还好,一听顿时炸毛起来,“年纪小?个个都过了而立之年,就知道整日里招猫逗狗,不务正业没个正形。”
“老镇国公十六岁揭竿造反从军入伍,二十岁时就已经是高祖麾下一员大将了!”
看太后气急,刘嬷嬷赶忙劝着太后,“那老镇国公也是被逼无奈,几位郎君出生便是富贵无双,哪能和老镇国公比呢?”
刘嬷嬷暗暗思忖,自先帝驾崩以来,虽然太后和胡贵太妃的斗法以胡氏出家、太后完胜告终,可这舒坦日子过多了,太后好像也没从前那样敏锐和警觉了。
太后也不想想如今的镇国公,太后的亲哥哥早已经不是当年那个事事谨小慎微的镇国公嗣子,而是一家独大的国舅爷。
更何况,国舅爷此前种种不敬之举已经将老镇国公的麾下得罪了个遍,李家声势衰落,其实也是必然之理。
只是这话她却不能明言,她虽然是跟随太后时间最久的心腹,可有些事情,只能一辈子烂在肚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