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种三十亩,现在播种刚好来得及。
四昆山这里的气候还不错,每年可以种两季水稻,这会在以前也正是农忙双抢的时节。
阳历8月初左右插秧,10月就可以收割了,还能晒好放进仓库。
玉米种十亩,余下的十亩留着种冬小麦,就是来年没有春天,小麦的产量可能会很低,晾晒也会成问题。
至于红薯,土豆,芝麻和花生,辣椒这些耐旱的可以种在开垦出来的荒地上。
水稻暂时只能种这一季,明年,后面甚至再往后都不适合种。
冬小麦倒是可以,不过产量估计都不会好。
因为作物生长必须的阳光会彻底消失很长一段时间,直到三年后太阳才又出现。
用大棚种植水稻显然不太现实,到时候只能种些土豆,大豆还有其他蔬菜和水果。
在冬月之前收割起来的水稻足够他们食用很长时间了。
买完种子后,杨赠月和陈加儿没有逗留,直接回了家。
到家已经是下午三点。
饥肠辘辘的两人胡乱吃了碗面条,杨赠月就又下了山。
她得去找村里的人帮忙。
播种的秧田怎么整,还得从别的村子租微耕机,请人,各种活都得安排。
陈加儿在山上把种子搬进仓库,分类装好,又给种子加上了印记,这样一来种子的存活期就能够变得长长的。
做好这些,陈加儿拍了拍手,看着满满的仓库,成就感满满的。
她发现自己要学的东西有很多,恨不得把自己分成三份。
九霄在她们出去后也没闲着。
锻炼结束,他拿起手机打了个电话,让谢家这一代的当家谢百顾把他这些年的分红都给他转到银行账户上。
另外,挂断电话之前,九霄还让谢百顾一定要带孩子来一趟四昆山,他有事要交代。
接到电话的谢百顾愣了好久。
看了看电话备注,上面确实是显示九爷爷。
这是爷爷七年前离世时让她务必存下的号码,叮嘱她一旦这个号码给她打电话,无论什么要求都必须满足。
要知道这么多年,谢家的这位祖宗都没联系过家里。
谢百顾紧紧皱着眉,她不是担心谢家拿不出这笔钱,而是怕九爷爷被人给骗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