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因此看了徐光启一眼,微微一笑:“那就不奇怪了!”
朱由校知道徐光启是商人家庭出身,又是上海人,所以想到以官营取利的法子也就不奇怪了。
“既如此,两位爱卿且议议,官营眼下第一个经营何产业最为有利?”
朱由校又问了起来。
徐光启想了想道:“以臣看,当是织造之业,出海暴利中,以生丝为第一,棉布为第二,余下方是茶叶、瓷器。”
朱由校听后突然有了一个想法,但他现在倒是没有说出来,只道:“那就织造之业。”
接下来,朱由校便让孙承宗和徐光启正式授课讲解儒家经学。
这个时代还是以儒学为主的时代,统治阶层也都以儒士为主,所以,作为皇帝的朱由校自然也必要了解一下儒学,不然也无法完全去了解这个时代的儒士。
在朱由校看来,大明要想成为一个开放强盛的帝国,首先自己就得开放,多学习多思索。
即便朱由校深知儒学现在已经不合时宜,甚至会让中华陷入一段时间的落后,但他也得去了解一下。
毕竟无论是他这个身体的原主人还是他自己作为穿越者,在这个时代作为主流的儒学上的造诣都还不够。
朱由校觉得自己有必要了解一下孙承宗等人学的什么才能知道怎么去改造这些人进而改造这个帝国。
……
然而。
皇帝朱由校正在通过孙承宗和徐光启了解这个时代的儒学时,这个时代的一批东林儒士们也正在送别杨涟与魏大中的京郊十里长亭处议论着他们的皇帝。
杨涟刚端起左光斗为他斟的酒就叹了一口气。
左光斗见此不由得再次劝慰道:“杨公不必过于挂怀,此事也算是命中一劫,只要无愧于心,对得起大明江山社稷,贬谪又何足哉!”
杨涟因此抬头看了左光斗一眼,心想贬谪的不是你,你哪里知道一个月前还是为先帝信任的顾命大臣转眼就成阶下囚被贬蛮荒的滋味。
但杨涟自然不会如此说,只道:“话虽如此说,然胸中抱负自此付诸东流,也不知当与何人说!”
同杨涟一起离京的魏大中也因此叹了一口气:“也罢!左公说得对,这也是命中该有之劫,说起来能死里逃生就已是皇恩浩荡,全赖他方从哲求情,等过些日子,我就辞官归隐,再也不踏足这官场是非了!”
同来送别的汪文言则叹气道:“幸而你们只是被贬官,以后这朝廷还不知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