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
李世民简直无语。
“这个李景隆和朱允炆但凡少指挥一次朱棣感觉都输了!”
所有观看金榜的帝王都在猜测接下来的剧情会怎么走。
会不会比现在已经发生的剧情更跳跃。
「此后,你在长江以北再没遇到大规模的军事抵抗。」
「灵璧之战后,你沿着东南方向南下,五月初七下泗洲(安徽省泗县)」
「五月十一在淮安附近击败盛庸残军。」
「五月十七到达扬州附近,扬州守军不战而降。」
「大军继续前进,」
「五月二十二日,朱允炆紧急派庆成郡主(朱元璋侄女,朱棣堂姐)与你谈判议和。」
「你不同意,并打算六月初一从浦子口渡长江。」
「此时盛庸早已集结残兵在江面设伏,你几次强攻无法渡江,见将士们连续数月征战,战斗力锐减。便想要同意朱允炆议和的请求,并索要河南,山东两地来作为议和的条件。」
「一个意外打断了你的计划,双方僵持之际,你的二儿子朱高煦引五万精兵来支援,你感到十分高兴,劈头盖脸的给朱高煦画一张超大的饼。」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阅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你对他说“世子多病,你要多多努力啊”以此来暗示朱高煦有望成为太子。」
「朱高煦听了以后果然上头,拦截了你数日的盛庸部队被他一日攻克。」
「六月初六,你带着大军来到了镇江。」
「六月初八,大军来到龙潭(此地距离京师仅三十里)。」
「朝臣大为震惊,与此同时,朱允炆已经在收拾行李准备开溜,带着大臣们逃亡内地以图复兴。」
「然而此时,朱允炆的老师方孝孺跳了出来,大骂朱允炆是昏君,居然弃城而逃,说南京城内尚有守军二十万,应该固守待援,即使战败,国君也应该为江山社稷而死。」
「朱允炆一直是个好孩子,他听了老师的话,留守南京,又一次错失了正确答案。」
「坦白说,朱允炆逃亡内地,最多三个月,边关大军就能进京勤王,加上淮安梅殷的四十万大军,你就算拿下了南京城也毫无胜算。」
「然而方孝孺却极力劝说朱允炆留在京师,与你直面正刚。」
「不得不让人怀疑,可能是朱元璋赐死了方孝孺老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