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角色,毕竟对于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成立的事宜,国内已经筹备了数年的时间,各個方面的准备工作实际上已经做的比较完善了。
所以两个人还是喜欢聊一点更加偏向于两个人专业,航天领域的内容。
“陈老,这两种方式实际上各有各的优点,不过我个人还是偏向于采用低轨道卫星网络的方式。”
“哦?说说你的理由。”
陈仲琰来了点兴趣,因为他感受到张星扬似乎是真的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现在世界上唯一采用的卫星通讯网络,就只有铱星公司在今年之内刚刚开通的全球电话服务。”
“但是因为他们实际所采用的通讯卫星数量只有66颗,虽然能够覆盖全球的范围,但是单一卫星同时能够接入的数据量是很低的,不可能满足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后庞大的数据量。”
“所以想要真正在互联网时代通过卫星进行联网,真正能够采用的,只能是在地球的低轨道上发射大量的小卫星来进行网络通信。”
陈仲琰没有想到张星扬的野心这样的大,因为如果真的采用这样的方式进行网络建设,所需要的建设费用比起采用地面基站方式进行联网,肯定要多上很多。
“小张,你有没有想过这样的成本问题,还有后续的维护问题?”
陈仲琰皱着眉头,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并不是特别认同张星扬的想法。
“陈老,其实成本真的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高。”
“嗯?这里边光是火箭发射的成本就是一大截,更别提卫星的费用。”
作为北斗导航系统的总师,陈仲琰自然不是什么外行,知道这里边的成本问题,主要集中在卫星和火箭上。
不过他并不清楚,火箭研究院这一年一直在忙活着新型火箭发动机,和新的可回收火箭的研究进程,否则他就不会有这方面的顾虑。
“这方面您别担心,目前我们研究院正在研制一款大推力的液氧煤油发动机,能够满足多次回收使用的要求。”
“如果用上可回收火箭,那么将会把卫星的发射成本降到一个很低的程度,预计一公斤发射重量不会超过五千元。”
“至于卫星的问题,我们并不需要像铱星那样一代卫星就使用十几年的时间,这实际上造成了他的卫星成本高昂,并且更新换代比较困难。”
“卫星的设计使用寿命,只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这样不仅仅降低了卫星的生产成本,并且为未来升级换代变得更加方便。”
陈仲琰在心里想着,如果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