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悲伤仍然那样真切,挚爱之人一次次化作只能触摸无法拥抱的遗像,那是任谁也不能忘却的折磨。
写着稿子的时候,林有成不禁停了笔,望向窗外,想着故事里面的余则成,这些折磨对余则成而言就是理想的代价,他必须全部承受,直到死。
雪花下得越来越大,白茫茫一片笼罩整个四合院,充满了哀意。
林有成起身给自己倒了一杯热茶,走到窗户跟前,望着窗外的大雪,忍不住推开了窗,让那股冷风钻了进来,瞬间也让林有成冷静了不少。
这个故事果然深沉如海,一如《风声》里面的裘庄,笼罩在林有成的心头。
信仰是一种怎样的力量?当处于除了信仰,其他任何事物都无法约束自己的身份和处境之中,一个人面临怎样的心理斗争和意志挣扎?当不知前途为何,或是明知前方就是牺牲于失败,信仰是否就等同于固执的偏信与独断,也可称之为执着?
林有成想着故事里面的信仰,想着余则成最后的故事结局,心里很是有些沉重。
这种沉重是因为林有成也有去了解资料,了解历史之后,来的更加沉重。
谁又能想到,到最后命运给余则成安排的却是与他姻缘最深,不断在人生路上不断相遇的晚秋。最后以他对着他和晚秋的结婚照黯然的表情结尾,标志着他一生情感与命运的归宿。这样一个表情作结,也正说明了这条情感线路,才是《潜伏》真正的线索。
至于《潜伏》最后的结局,林有成觉得原本的结局很好,因为很多资料没有解密,从公开资料来看,有些人结局非常好,有些人很惨,这是这那些革命先辈的结局,如果信手拈来大团圆,反倒失真,可能对不起那些牺牲的先辈。
即便结局对余则成同志和翠平同志残忍,虽然那比死别更悲惨,但某种意义上,这个结局反而是对他们最好的告慰。
要知道《潜伏》是一部以特务为主人公的故事,林有成非常清楚地知道在谍战的后面,它其实讲述的是爱和信仰,从诞生到死亡,又重生的历史缩影,是一部爱和信仰的简史。
故事的尾声,机场的那一段他们离得那么近,又那么远。也学会有人不理解,为何余则成不让翠平见他,但其实余则成是要翠平去取留在鸡窝里的胶卷,因为此刻已经没有人能够托付了。
余则成曾经说过,只有活着才能在一起。
可是他们没有想到,那一条窄窄的海峡,今后会将他们永远地隔开。
在林有成想来,也许以后的某一天,余则成和翠平他们的女儿会问妈妈,爸爸呢?爸爸是什么样子的人?翠平一定会咧着大嘴骄傲地对女儿说,你的爸爸虽然眼睛小小的,但是他是个英雄,他聪明,勇敢,还有哦,他学老母鸡学的很像呢!
可是爸爸为什么总也不回来呢?
那不是为了信仰,是命。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信仰的力量可以很强大,也可以很弱小。在无常的命运面前,其作用微乎其微。爱情放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也显得微不足道了。翠平要面临的,是今后的漫漫人生独自守候,她一生的爱与恨永远也漂不过横亘的万水千山。余则成要面临的,则是日日煎心复年年。
余则成还能怎么样呢?
已经无处可去了,何况继续潜伏是他和翠平之间唯一共同的联系了。虽然永不能相见,但是他知道,在战场的某一个角落里,翠平与他同在。
结尾处,余则成看着墙上的结婚照,一定是想起了在他的生命中,也曾经有这样一个女孩,她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稀里糊涂地就和他拜了天地。可是他留给她的,只有一个没来得及起名字的女儿和一张伪造的结婚证。
他娶的,只是记忆里的翠平。
他甚至不知道她的真名叫陈桃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