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病,调制点药吃了,说不定就好了。”老五一听说要摸自己的肚子,死活不让摸,就说这阵子不痛了。
从此以后,每天早上,到了要起来去上学的时候,老五就说肚子疼。等到侄子们都走了,又开始说,肚子又好了。老太太察言观色,就知道老五没有病,是在逃学。就给老大说:“老五的病是恐学症,叫他赶牲口去就好了。”
老大没有听懂老太太的话,就问:“这恐学症治不好吗,给吃上点大烟看看,能不能治好。”
老太太说:“恐学症只有放羊赶牲口才能治好,其他没有任何办法,你可千万不敢再叫他染上个吃大烟的毛病,那就一辈子都治不好了。你没看见那老三,不就是治不好吗。”
老大听了说,那就干脆叫老五和八娃子一起放羊去算了。
老五听到不再让自己去念书了,肚子立马就不再痛。每天早起晚归,赶着羊牲口,唱着花儿,过得非常地自在。老太太感叹地说:“我的手艺不高,看心病一看一个准。”
一日,吴家的两个女子罗家的,刘家的,上门来看望老太太。闲谈之间,便说起了内官店铺的事。罗家的说:“前几日,我家掌柜罗阴阳去内官粜粮食,顺便到店铺码升子,看见店铺的生意还算不错。就是听说,老三时常跟一些鸦片贩子往来密切,好像也开始吃大烟了。婆娘传管了几句,就挨了鞭子。”
刘家的说:“我家刘务农也去过几次,听说店铺对外放帐太多,好多帐都收不回来。旁人家的还不说,就连自家的亲戚们借的账,都成死人屁股里讨药钱的事了。最难缠的也是欠账最多的,就是老大的大女婿。”
说这大房头的女婿,名叫赵老七,祖上不知来由,只知道是小李家一带的人。八尺身材,一副细腰,从事挑夫行当,走起路来甩来甩去的,人们给起了个绰号叫甩腰子。这人五官长得还算趁常,但言谈举止,登不上大雅之堂,做人的品行,更是难于挂齿。时常结交一些不三不四的混混,坑蒙拐骗什么都干。
老太太听了,唉声叹气地说:“这男人们只怕投错了行,女人家最怕的就是嫁错了郎。吴家的这女婿们,老一辈不说,小一辈眼下找的几个女婿,我看攒劲的不多。”大家听着,都没有吱声。
老太太接着说:大女儿家中,当下生活过得也寒酸,断定是嫁错人家了。二女儿做了个换头亲,许给泥滩子梁家的老大,听说也是个提不起线索的人。二房头的孤女嫁给宋家沟的瞿家,只生了几个女子,还没有生个儿子。这瞿家的人还算攒劲,但只配当个卖苦力,赶马车的料。
母女几个正在说着,只见老大走了进来,姊妹之间先是相互问候一阵。老太太随后就问老大说:“听说你的大女婿赵家的,欠了内官店铺好多账,还没有还,现在要给长工付工钱。几个学生上学,也得花费很多银钱。老五的媳妇到如今还没有引进门来,这花钱的口子很多,但外面的账都收不回来。你现在当这个家,就得上点心才是。”
老大心里明白,知道是要叫自己催要女婿欠的账。就随口说:“账是老三放出去的,只有他自己去催要才合适。再说旁人也欠了不少,都不催要,亲戚道理处的,我怎么好开口呢。”
两个妹妹在一旁听着,罗家的,刘家的都不便插嘴。老太太开口说:“我看这个家以后难以长久维持下去,说不定哪一天,就会走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人常说,亲戚若要好,钱财少打搅。这借钱放账的事,不是万不得已救急的事,还是谨慎点好。”
放账的要仗义,借钱的还要值价,要不然就会遇上麻烦。以后你们要是放账,先看要看好人,有的人虽穷却有志,有的人看起来装谎卖鬼,肯定是死皮赖狗之流。话不投机,大家就避开了话茬。各自说些好听的,一会便散去。
大家各自忙去了,老太太靠着一床厚被子,斜躺在炕上想了好多。自老爷没了以后,这老大当家,处理家务,邻里关系,使唤长工、教育后代等,除了一条鞭子,没有其他拿耍。合计农事半懂不通,人缘关系不知亲疏远近,弟兄们各自为政,私心还好重,这哪里是大户人家的做法。
眼看着这个家渐渐如日落西山,七大姑八大姨的,都时常擦壤个不停,先后们都向着自己生的,暗中还在护着自家的娘家人。以后随着人口不断增加,亲戚关系越来越复杂,这个家将会是个什么样,都不敢多想。
再过上一段时间,老五娶上那何家庄个媳妇,弟兄四个不说,单就这先后们之间如何相处,估计也是个难场事。一旦处理不好,就会弄得鸡飞狗上墙的。加上这各门头娃娃一多,就难以摆得匀,家族内部就会生出好多是非来。
老太太想到这里,准备在晚间吃饭时候,趁老大、老四、老五都在跟前,把先后、孙子们都叫来,准备给交代后事。
家中所有人都忙乎了一天,吃晚饭的时候,老太太就给老大说:“饭后把家族中成年的男女都叫来,我有话要当着大家的面说。”等大家坐定,老太太就说:“我最近有好多心事,都愁得好多天睡不着觉。有几件事还得趁我活着,必须给你们再交代一下。”
只听老太太说:这老五年龄也不小了,要想办法尽快给把媳妇娶来,成了家,你们弟兄们就可以分门户去过光阴。这家族太大,也不好顾救,光是这吃饭,三个锅都做不下。
将来后代们嫁娶要谨慎,眼窝子还得放亮些,省得女子嫁错郎,男人投错行。还有赊给外面的账要尽快要回来,欠了别人的要及时还清,不然夜长梦多。以后要放账,也得看清人的品性。就是弟兄之间,也得讲究点,不然就会生怨恨。
大家听着,都明白老太太要催着分家过活的事,还有这讨债的事,都不敢吭声。
老太太接着交代说:对小辈的要严法管教,督促叫他们都要好好念书,以后有余力,让女子们也去念点书,不愿意缠脚的就不要再缠了,一来行走方便,干活也麻利点,也省得受罪。即使遇上土匪恶人,也能跑得快点。
以后家中所有自己能干的活,都自己干,不要过多地雇佣长工和家丁,需要时雇点短工也行,这样也省得些是非。至于分门别户的事,我早就说过,内官的就由老三去摆弄去,这里的庄院各家都有了,地产你们弟兄几个平分,以后各家之间,亲弟兄好算账,相互关照点就是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