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老爷听了说:“那你就好好商量一下。”便起身直接奔下河湾李家来了。
来到李家,李明达一见道老爷带着少爷登门来了,那亲热的程度可不一般,就连家里的看门狗都是摇头摆尾的。自家的庄院都是这道老爷一手比划修建者,当下的道家又是这道沟的第一大户。立马扶着道老爷的胳膊走进了堂屋。
李明达与道老爷还在客套,李家少年李显便带着人进了门问安跪拜。道老爷一看这李家公子,长得端庄、彬彬有礼、言谈文雅、举止大方,大加赞赏。李明达听了,一时心中自豪,就让李显陪三少爷留座,其他都使唤出去干别的了。
家中佣人一见这等情景,不用主人交代,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那便是:
主客见面不寻常,进屋脱鞋就上炕,定有大事要商量。桌子摆在炕中央,烟壶火镰桌上放,
生起炉子茶炖上,玉麦子炒面端上。烧火做饭不用问,抓紧把油馍馍烙上。勤脚快手各自忙,
热情招待显大方,给主人脸上争点光。
道老爷刚一坐稳,不等李明达开口,就先将自己的想法,说了个详详细细。有道是英雄所见略同,没想到这山沟里的庄稼汉,也有见识到一起的时候。
这里李明达一听正合心意,嘴里一咕噜不知蹦出多少个好字来。遂应承说:“我出钱,庄上人出力,您负责建塾舍。请塾师的事,先托人查访着,到时候再相端。”
道老爷一听这口气,肃然起敬,心下在想,原不怪这道沟的人,对河湾里的李家另眼看待,不愧是延续了好几代的大户人家。道老爷又提及选择地方及名号等事。
李明达回说:歇马店设一处就建在阳坡庙,建廓子设一处建在三圣庙。以后有力程的话,在陆十二川牛王殿再建一处,这样方圆几十里的人,愿意的都可以就近供后人们念点书。至于门牌名号,我看就按庙宇名立牌最是稳妥,你看如何?
李明达随后指着李显和道家的三少爷说:“你看咱们的后代们,长得都像枪杆一样,五官还算过得去,脑瓜子里也不缺弦,吃穿都不用愁,就是缺了读书识字,通达礼仪的教化。
若以后能念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女儿经》《教儿经》,《童蒙须知》之类,若有造化再读四书五经,写字作文,考个童生秀才,取个功名,那也是光宗耀祖的大事。尽管朝廷当下推行新政,废除科举,但还是鼓励办学设塾,让人们念点书识上点字,毕竟是件好事。”
道老爷与李明达合计妥帖,也就不再顾忌其他人家到底如何想法。就开始着手操办,便分别与各家征集劳力,另派人准备木材用料,择日动土。道老爷享用了李家的茶饭,带着三儿子便回去做准备了。
道老爷回了,李明达随即使唤一个佣人,名字叫张明欣的去王家,上李家、龚家说了此事,要各家出点劳力,帮着修建私塾。
张明欣先到上李家,李老大因官府传票,去狄道府应付官司去了,就与李老三、老四说了。老三回应说:“你看我们这家族,老的都出了事,刚消停点,现在要弄其他事,都忙乱着顾不过来。”
张明欣解释说:我家老爷说,你们只出劳力不出钱,出点劳力还有什么难场的。”李老四立马回答:“骑驴不知赶驴苦啊。”张明欣一时间没有拿耍,也不好再过多的劝说。
张明欣又跑到王家说了此事。王家老大、老二对建私塾的事,更是没有兴趣。张明欣把只出劳力的话,重复了几遍,王老大回答说:“饱汉不知饿汉饥,我家就这么几个人,哪里腾出个劳力来。你们只顾干指头沾盐,毛都不拔一根,这年头哪有干扛儿的事。”
张明欣又是热脸遇了个冷尻子,还得跑到龚家湾给龚家人说此事。张明欣转身刚要离开,只听见这王老二说:“真是撒尿不抓毬,耍的是大拿头。”
到了龚家再说此事。龚家老汉一听,正经的话一句都没有,倒是二话咥了不少。只听见龚家人说:要在这山沟里建私塾,哪个是能念进去书的人,即使盖上个书房,也不过是骡子的毬。这几年年景刚好些了,就开始胡蹩腾起来,真是“精尻子身上别腰刀子呢,耍起要命的排场来了”。
张明欣一听话茬不对,准备离开,龚家的还唠叨个没完没了。这穷山僻壤,还能出个读书人,真是提着碌碡打月亮,掂不住轻重,谋不着高低。我家三个少年,老大学木匠,老二学石匠,老三还小。人常说,从小看大,三岁至老,估计长大以后,最多也不过是个吹鼓手而已。只要以后能把自家的田种好,我这辈子也算积了阴德了。建塾设堂的事,我家是没有力程,让有能力的去办吧。
张明欣把各家的答复,如实禀告给主人家。李明达听了,知道各家对建私塾不感兴趣,都不愿意投劳,不是推辞之言,就是二话连篇。便自言自语道:这穷山恶水出刁民,最多是个半富半强,有勇无谋,都是些短见识的货。仓禀虽实也难知礼节,衣食既足也不晓荣辱。
李明达心下合计,只要道家人给当点劲,建私塾的事,已经是铁锤砸钉子---板上钉了的事。当下便拿定主意,即使庄上人不愿意出劳力,就是在内官和巉口集市上雇人,也要把这个要命的排场耍起来。等几天再去与道老爷合计,准备年后就立即动工开建。请下载小说app爱阅app阅读最新内容
且说这道老爷动议,要在当地这道沟建私塾的事,得到了李家大户的积极响应,鼎力支持。当下就有了主意,脑子里就开始琢磨,如何具体操办所有的事情。
道老爷一面使唤家人,与庄上人商量找劳力,自己亲自筹划,私塾盖成个什么样式,得把这梁、柱、椽、檩、门窗、桌凳所用木料列出个单子。再请个账房先生,衡量一下各种用料所有开销。具体怎么个盖法,还得找个阴阳先生掐算一番,选个地点,定方位才行。
请塾师的事也得早做打算,另外还要给官府禀报,以求稳妥。一边就亲自动手,把所需的各种用料,大约模估计了一下,就想办法开始操办。
这建私塾的事,那可是功在千秋,利在当代的大业。无论如何,一定要办得稳妥才是。要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