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关系。”
“那就好,快上来吧。”马孝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不爽道:“这天气,烦死个人。”
将从图书馆借来的小说抱在怀里后,姜玉楼坐上了马孝的自行车。
两人共骑一辆车,在闲聊中,越走越远。
将近两个小时后,两人终于回到了村里。
之所以骑了这么久,不是马孝骑车慢,而是这个年代路况不好,别说柏油马路了,村里基本没有什么像样的路,都是土路,再加上下雨,根本骑不快。
到了村头,两人分开,姜玉楼回了一趟家,将书包放好,换了身干活的衣服和鞋子后,去了自家的地。
此时,父亲姜建国和哥哥姜援朝正在地里挥汗如雨呢。
春天的农活,不外乎是耕地、播种、插秧等。
在没有机器的帮助下,效率低不说,还累人。
当姜玉楼深一脚浅一脚走进田里,父亲和哥哥看到他后,都冲他笑了笑。
小雨淅淅沥沥地没有停下来的意思,简单打了声招呼后,三人卖力的在田里苦干了起来。
天渐渐黑了,虽然还有很多工作没做,但是今天也必须收工了。
同父亲和哥哥回到家后,母亲李秀莲将蒸好的黑馒头端了上来,几个人就着土豆白菜大快朵颐着。
家里人关心了一下姜玉楼的学业后,便各自忙活自己的事。
姜玉楼回到自己的房间,稍作休息后,拿出了那份报纸。
写作,就是他给自己找的出路。
只是,虽然脑海中有不少后世名著和故事,可是以他的文学功底,想要把他们一一展现出来并不容易。
他要做的是在脑海中的万千丛书中,找出一本适合这个年代,并且容易上手的书。一来可以让他练练手,二来呢,也要符合他当前的人设。
毕竟他现在就一个高中生,要是突然写出一本大作出来,属实有点耸人听闻了。
写什么好呢?
就在他发愁的时候,想到了村里老人给他讲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名叫李芳桂,是陕地蔺店乡人。他念书苦读一门心思为科举高中,一路苦苦赶考直到五十二岁皆不如愿,失望之后便不想再跑那条路了,于是偶然间开始了戏曲创作,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自五十二岁弃仕途试笔写戏的十年间,先后创作了八部本系和两部折子戏,通称十大本:《春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