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内的气氛从未有过的轻松,孝淳帝觉得天气都不怎么热了呢。
这篇策论着实写得好,从农耕、政治、经济、水利、科举到户籍政策甚至工事上面面俱到,提及了大邺新的改革方向和极具前瞻性的未来规划。
唯独,没有写军事。
不碍事,凡事没有十全十美的,军事是他的强项,不写也罢。
在几位皇子错愕呆滞的眼神中,孝淳帝带着沈确往外走,一边走还一边和蔼道:
“今日午膳就留在你母后宫里用吧,朕也同去,咱们一家三口许久没有在一起吃饭了。”
一家三口?
其他众皇子面面相觑,那我们算什么?
孝淳帝有许多儿子,只有老大是皇后所出,帝后青梅竹马感情一直很好,皇帝顾念皇后身体一直没有再让她生孩子,而皇后娘娘同丈夫也是心有灵犀,无论后宫是何原因充斥进云云美人,帝后永远都是一个眼神便心领神会。
自从晋王回京开始放下兵器拿起书本以后,从未有过的父慈子孝今日终于上演了,感动了一众随从的太监、宫女,这值得普天同庆的好消息瞬间飞遍了整个皇宫。
孝淳帝亲自拿着沈确的文章,像一个考了满分忍不住炫耀的孩子,“啪”的一声拍在了翰林院老几个面前,众人早已听闻了消息,一时好奇,都围上来看。
从沈确的视角望过去,她的“父皇”此刻正得意洋洋地坐在正位上,慢条斯理一脸骄傲地饮茶,几位翰林老学究的脑袋凑在一起研究她的文章。
虽说许久未曾动笔,但是这一篇文沈确是耗费了大半生的功力,查阅古迹、借鉴史书,写得十分有底气。
果然,翰林院的老先生们纷纷跑来询问,有探讨、有考教、有惊讶……最后都变成了赞叹。
“怎么样,朕的儿子不赖吧。”孝淳帝一脸得意,“是不是有‘别人家的孩子’那种感觉?”
沈确:……
哪有这样讨夸的。
“大皇子简直天赋异禀,文采不凡。”
“思路清晰,忧国忧民且见识广博。”
“倡导的思路乃我大邺之所需,果真后继有人啊。”
“真是别人家的孩子啊。”
……
沈确被说得脸红耳热。
那一日,孝淳帝又带着沈确在皇宫里逛荡了大半日,各衙门部司都走了一遍,骄傲,得意,忍不住地就是想笑。
众臣工望着陛下的背影,偷偷捋须嫌弃:“怎么从前没发现,陛下这么爱炫耀呢。”
大家望洋兴叹,摇着头咬着牙,下职,回家打儿子去。
午膳时分终于到了皇后的慈宁宫。
“父皇一定饿了,母后赶紧传膳吧。”沈确很自然地搀扶着孝淳帝上榻坐稳,又拿了靠垫枕在他身后,“再去叫人搬些冰过来,如果有薄荷百合凉粥也盛一碗过来。”
这是她的本能和习惯,从小到大沈确最是会照顾人善解人意的。
可这一幕从前李鸾嵩可是从未干过,别说照顾别人,他能把自己照顾好就不错。
皇后娘娘赞道:“我儿如今判若两人,陛下,咱们的孩子终于长大了。”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