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分,大家都知“以貌取人”不对,可人是感性动物,不能避免这一点,谢灵均自己上辈子就因这个加分项而得到不少便利,深有体会。
县试中依据容貌判定,上品首推“国”字脸,威严正气,有官威;其次是“目”字脸,五官风雅俊朗,有亲和力,最差是“金”字型,上小下大,不过带上官帽,倒也能遮丑,至于再差的便没有了,歪瓜裂枣的主考知县见了都要遮面挥手打发人快点离去。
长相是天生的,康士林运气好是国字脸,而褚林秀则是目字脸,至于谢灵均……他自己都不知该算是哪一种脸型。
这就像是过堂一样,堂下的人逆光看不清知县大老爷的模样,倒是上首的大老爷能把堂下的学子瞧的真切,当然作为学生也不能随意抬头去看父母官,此为之“冲撞”。
王彦儒细细的打量眼前的少年人,之前虽说在脚店见过,但那时天色不早,并未看的真切,眼下立于堂下,阳光照在其身上,一身月白色纱袍的谢灵均,长发束带,剑眉星目,端是个翩翩佳公子模样。
读书人的气质本来就内敛含蓄,谢灵均又算的上是从容不迫,王彦儒不禁微微点头,刚到任南阳县时便听说他是出了名的纨绔子,那日考校,今日所见了倒是全然看不出一点,可见流言不可尽信。
轻轻一咳,考场众人立刻安静下来,他是所有人鱼跃龙门的伯乐,也可能是埋葬他们梦想的掘墓人。
谢灵均倒是对此并不在意,仅仅是一个县试,自己现在的知识储备已经完全够用,没有必要太过紧张,这时候紧张反而是在露怯,未战先败的事情他可不会做。
王彦儒看到的是一个从容儒雅,不卑不亢的读书人,便是他阅人无数也不得不暗赞一声:“遇大事而不变,气度有容!”
他不知道这种场面在谢灵均看来实在是不够看的,若把科举看作是国考,那县试不过是中考的程度,连高考都算不上。
既然都复习好了,哪来的紧张?
倒是康士林与褚林秀二人颇为局促,他们是冲着童生资格资格而来,对于他们来说科举之路太远,太漫长,只在乎眼前。
短暂的看过各考生之后,王彦儒便简单扼要的开口道:“今日县试,诸位皆我南阳县学子,能否跨出鱼跃龙门的第一步便看诸位的了。瞧见没有?龙门就在那里,各凭本事!开试!”请下载小说app爱阅app阅读最新内容
众人躬身应是,按向前领到的号入座,衙役用牌灯巡行场内,考题贴板巡回展示,诸考生开始作答。
卷有红线竖直道格,每页十二列每列二十字,发素纸两张以起草之用,唯题目及抬头字,草稿中亦需填写工整,考生不得将答案写于线外,违者以罢考论处。
这样的答题形势和后世一样,汉家科举几百年,早已将考试的流程琢磨的透彻,即便后世也相差不多。
第一场为正场,考生以简单的文字表述自己的家世,便算是做出自我介绍了,看的就是个人的文字功底,话越简洁越是明了,用词准确便能通过。
之前温德先生早已交代过,谢灵均提笔便写:“余出身官宦,从自陈郡谢氏者,今为南阳谢家门第,家父进士及第留东都司谏,从皇顺命,心系朝堂,然天不假年,陨落东都;父在时常监余之学业,不敢懈怠,今自认可达,提笔应试,一展抱负!”
谢灵均很快便写下了自己的过往,这时候便宜老爹的身份不用白不用,华朝的科举在某些时候拼的就是家世,陈郡谢氏,官宦子弟,从小受到良好教育,希望一展抱负而走上科举之路,这就是实实在在的话,没有虚假糊弄之言,更没有歌功颂德的奉承之话。
并且谢灵均的字也是最为方正圆融的楷书,有别于当下所流行的瘦体,这个时空没有唐时的万千气象,也就没有唐楷的大气方正,倒是颇有宋体的纤弱之美。
谢灵均的书写习惯还是以后世的楷体为主,尤其是毛笔字,总不喜宋体书写时那种点、撇、捺、钩等笔画皆有尖端的点缀,看上去像是刀锋般的凌厉,不显格局。
且唐楷这种从未出现在这个时代的字体也会让人眼前一亮,当初温德先生瞧见时便大呼奇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