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喜,或许在朝中可以别开生面!
所以他和董宋臣一嘀咕,决定大大的扶贾似道一把,他上书理宗皇帝,狠狠地夸赞推荐了贾似道,说他是不可多得的经世之才!
理宗皇本就糊涂无能,见他如此说,拿不定主意,就随囗问身旁的内监总管董宋臣,董宋臣也指天划地夸赞了贾似道一番,理宗皇帝这下彻底信了他俩所言,不顾文天祥等少数忠臣反对,御笔一挥,封贾似道为临安转运使,从四品。
当这道圣旨传到贾似道面前吋,贾似道差点乐晕过去!但他很快清醒过来,按捺住心里的狂喜,郑重其事地跪谢皇恩,随后到后院抱起慧娘转了几圈,说不要再搞蟋蟀了,跟我当转运使夫人去!慧娘也很高兴,但总觉得有点不真实,难以相信,她一再嘱咐贾似道为官小心,要奉公廉洁,一心报国。
贾似道嘴上应付,心里却另有盘算,他知道转运使官不是很大,油水也不是太多,于是他在任上就做出一付廉史的样子,大大的挣表现,大家见他清白勤奋,也转变了对他的看法,如此一年后,恰好余玠抱病归里,谢方叔就上书举荐贾似道为兵部尚书,因他官声颇好,反对的人也不多,理宗皇帝又一糊涂,这个钱塘江畔小渔村的破落渔户竟一跃位至当朝一品大员!
而到此时,贾似道才渐渐的露出了他无耻的爪牙来。
他开始肆无忌惮,放开手脚地和谢、董二贼为奸一壑,霸朝政,压忠臣,欺良善,贪国财,时间一久,朝政日渐混乱,而理宗皇帝整日里只和谢妃,丽妃等在后宫鬼混,根本不问政事,朝中诸事,俱为谢、贾、董三人把持,偏安一隅的南宋江山,已如风雨飘摇,芨芨可危。
李慧娘见贾似道愈去愈远,就苦苦相劝,但贾似道此时已利令智昏,根本听不进去,反而怪慧娘不知进退,心里对她大生嫌弃,后来越来越讨厌她,以至于根本不再见她一面。
此时的贾似道,势力已独霸一方,连射、董二人都有些忌惮他,朝中巴结他的人又联名举荐他为枢密副使,相当于宰相之位,这下贾似道简直是权势薰天,他叫人在西湖边修了一座占地千亩的大宅院,取名"半闲堂",搜罗各种奇珍异宝无数,安乐窝中,美女如云。整日里只和谢、董等奸人在"半闲堂"左搂右抱,饮酒纵乐,把个李慧娘早丢到爪哇国去了。
慧娘的泪巳哭干。无奈之下,她收拾些细软,回到了以前小渔村的士茅屋,贾似道的银子她分文未取,她只想保持她清白的灵魂。
她又干起了日出而出,日落而归的打渔行当,又过起了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但她乐意,她很坦然,觉得活着很干净,只在夜静无人时,她时常会想念她的结义姐姐李月红,还有方大哥,不知他们现在怎样?她曾想过去寻他们,但不知他们身在何方,她在心里痴痴地想,痴痴地等,等义姐李月红回来看她。
时间一长,她忧思成疾,又感受风寒,竟一病不起,七八天水米未进,待同村的孙婆婆去看她时,她挣扎着最后一口气,让孙婆婆将她埋在村口的松林间,碑上刻上李慧娘之墓,说完二眼一闭,一缕芳魂悄然西升。
孙婆婆守着慧娘哭了一场,又大骂了贾似道一通,叫来几个帮手,将慧娘葬在了村口松林下,立了块石碑,刻上"李慧娘之墓",完成了慧娘的遣愿。从此,这个一生清苦,孤伶无依,善良美丽的慧娘便永远离开了人世,而此时贾似道正在他的"半闲堂"纵酒狂乐,仿佛达到了人生的巅峰!
不过好景不长,有一天一队蒙古骑兵护着一个蒙古信史来到临安,说蒙古国四王爷勿必烈致书宋庭君臣,责怪大散关守将派兵骚扰蒙军六盘山行营,致蒙军死伤百余人,如不将其守将正法,蒙军将攻入大散关,血洗报仇云云,措辞严厉强硬,堪称战书。一时间满朝文武面如土色,二股战战,心中就如竹筒打水,七上八下起来。
他们不知,实情是蒙军派骑兵不断袭击大散关关前隘口,致宋军及百姓多有死伤,守军气愤,才出兵反击,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宋庭早已被吓破了胆,此刻事到临头,就如无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