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尤其是关于楚宁缉拿所有盐商,清洗整个扬州府衙,让京都的官员们都炸了。
扬州府衙什么样子,他们心知肚明,既然犯了案子,就抓几个做做样子就好。
怎么就把整个衙门一锅端了呢!
还有那些盐商们,他们只是一介商贾,最大的作用在于转化金钱价值,如何能全部缉拿定罪。
这些人一旦全部杀了,那以后谁能替朝廷做这些事。
总不能让朝廷亲自出面去贩卖盐吧?
盐商们是猪,养肥了杀几头就好,总不能一次性全给杀了吧!
更何况说,有些猪还很小呢,至少还得再多养养。
如今倒好,大猪小猪,全给杀了。
这分明是断人财路啊!
于是乎,一时间参奏楚宁越权办案的折子堆积如山。
此刻的楚宁似乎成了京官们的公敌。
更有官员联名上书,要将楚宁缉拿重办,以正视听。
因为楚宁的所作所为,已然牵扯到了朝廷的国本,北方要打仗,南方绝不能乱。
而楚宁此举,分明就是置朝廷于不顾。
当然,朝中也有力挺楚宁者,尤以关小鹏为甚。
主张应通过皇家日报,将盐商和扬州府衙官员勾结之事曝光,并将为首者名单陈列出来,以儆效尤。
李贤当即允诺,下旨皇家日报刊登此事。
第二天,事关扬州盐商的案情便传遍了整个京都。
有人忧愁,却有更多人欢喜。
老百姓闻言顿时喜不自禁。
作为底层者,他们深知食盐的可贵,可这些原本就该是人人生存之本的东西,却让无良盐商们富甲天下。
早知道商人不事劳动生产,却坐拥天下资产,老百姓勤劳一生,却连最基本的盐也吃不上。
这些事自然都落入了楚宁眼中,所谓规则,便是不破不立。
接下来,就是楚宁所请奏查抄盐商们家产之事,更是让好些京官们彻底慌了。
他们再次纷纷自发组织起来,口口声声喊着为国为民的口号,要皇上下旨严办楚宁,私下里全是自己的小九九。
要知道,他们这些京官,好些就是南疆出来的。
临到致仕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