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吗?怎么会出现在这小小的和州?”
“我临时有事要去往剑南。”
“剑南?从扬州去往剑南不是可以直接从水路直达吗?”
叶三郎不好意思的摸了摸脑袋,道:“扬州的人民太热情了,若是不走一段陆路,恐怕都难以脱身。”
周易一下子便明白了过来:“那就是说,您来我和州,便是为了乘船去往剑南,我没猜错吧?”
叶三郎点了点头,道:“周长史一语道破,不瞒你说,我确实是准备在和州的码头乘船,顺流直上,直达益州。”
“那你可算来对地方了。”周易笑了笑。“碰巧鲜于商会的一艘客船此刻就停留在我们和州,明日他们就要出发前往剑南。”
鲜于商会?叶三郎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难道说……
“敢问周长史,这客船上可有鲜于家的人?”
“有啊,鲜于家的二公子鲜于富东就在船上,鲜于家老爷子一个月后七十大寿,他得把江南一带的生意搁下跑回去呢。”
听到那个名字,叶三郎有些吃了一惊,没想到那家伙此刻就在船上。
“那敢情好,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就劳烦周长史带路了。”他一下子跳下了马,说道。
周易点了点头,拉着叶三郎便走,看他的方向,正是去往和州码头。丽思寒和霜炎见此情形也下了马,牵着马跟在二人身后。再往后,便是一群衙役和一堆老百姓,听得那个看起来二十岁左右的年轻男子便是名镇江南的叶三郎,众人的脸上也顿时露出惊奇的目光。
一路上,周易简单的和叶三郎讨论了一下当今天下的大势,这令叶三郎不得不佩服,恐怕连陆永明都不一定看得有他这般透彻。可是,明知中原府兵制度崩坏严重,但是他却完全无法做什么,为了百姓,他不能与那些人斗争。
忽然想到了什么,叶三郎忽然问道:“周长史,不知道和州驻扎了多少府兵?”
周易的老脸陡然变色,支支吾吾的说道:“您问这个干嘛……其实也没多少……”
“我再问一次,到底有多少?”他的脸色也开始变得有些难看,因此从刚才的情况看,他也心知恐怕情况十分糟糕。
见无可避免,周易轻叹了一声,缓缓说道:“唉,和州按道理来说应该算是中州,驻军一般有三千人,可是近来土地兼并严重,府兵制崩坏,当兵都没什么活路,还要自己掏钱,谁会干这傻事?要不是还有那仅剩的永业田,谁还会服役?说是三千人,其实和州现在的驻军不足一千,其他的早就跑光了,剩下的大多是本地人。
&n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