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正式的圣旨之后,朱瞻基将皇家制造局之事安置好。委任了一位叫做吴四福的老工匠权知制造局事,这位吴四福就是那位孙子因为儿媳妇吃不饱饭没有奶水活活饿死的那位老工匠。如今这位老工匠已经凭借着精湛的技术,成为了制造局质量总负责人。
老爹对工匠之事并不感兴趣。只要能够满足朝廷所需,朱瞻基怎么折腾也不管。
这就给了朱瞻基更多的主导权,他将制造局中经验技术最丰富的几十个老工匠单独分离出来。
这些老工匠有两个任务,一个是负责教授一群十五六岁的半大小子技术,这些半大小子都是工匠子弟,将来都要子承父业。
以前都是父亲带儿子,全凭自己的经验教授,现在朱瞻基的安排是由几十个老工匠组成教授团队,从工匠之学最基础的理论开始系统学习。
为了更好的让这些半大小子学习,朱瞻基专门为了他们聘请了识字的先生,教授他们读书识字,这些半大小子才是大明工匠之学的希望。
一开始老工匠们集体反对将自己的看家本领传授出去,他们认为这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本钱,教会徒弟就会饿死师傅。
朱瞻基明白这些人缺乏的是安全感,看不清自己的未来。总感觉有一技傍身能够多一条活路,这是人类最朴素的自我保护心理。
这样的事情不能强迫,得工匠们心甘情愿的教授才能把他们一生的经验总结出来。
针对工匠们这样的顾虑,朱瞻基出台了一项政策,每个工匠带出的徒弟,十年之内徒弟的收入一成归工匠所有,套用后世的话说就是花钱购买知识产权。
也就是说工匠教会的徒弟越多,收入就越高。若是每年能有十名徒弟出师,自己就相当于白得了一个人的工钱。
工匠们不愿意将压箱底的技术传授出去,说白了还不是怕自己没饭吃。现在有了稳定的收入,连着教上十年,自己都不用干活。躺在家里就能得到十个普通工匠的收入,这不比死守着那点技术强多了。
也有工匠提出了质疑,若是这个教出来的工匠被调派到其他地方呢?
对于这样的质疑,朱瞻基告诉工匠们,以后你们每个人都会建档立卡,无论调到哪里,他的师从都变不了。十年之内只要他有收入,其中一成就是你们的。
要想挣得多,一个是多培养工匠出来,另一个就是将你们的技术教扎实了。未来的工匠评级体系,技术越好月俸就越高。
工匠们对太子殿下非常信任,自从太子殿下管理制造局以来,他们的生活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好了起来。
以后再坏又能坏到哪里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