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主动选择战场,预设战场,提前做好准备。
金军显然没有胜捷军的行动那么快。
所以苏咏霖很顺利的带人离开泰安州,顺着汶水一路向西寻找合适的开战地点。
他带着一票军官顺着汶水一路前进,实地探访,寻找对胜捷军最有利的地形。
一边走,他一边传授自己的心得体会。
“祖父曾经告诉我,说岳家军行军作战的时候,总是能做到料敌于先,主要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个是岳将军非常善于在金国发展线人,线人总会给他提供重要的情报,让他知道金军的行军动向。
这第二个呢,就是岳将军总是会尽可能的利用自己的优势选择战场,把金兵拖到自己已经布置好的战场上,再和金兵决战,增加胜率,这是岳家军打仗的两个特点。
而我们也要学习这些岳家军的优点,积极搜索情报,了解敌军动向,利用这段时间用最快的速度做准备,寻找利于我们的战场,把敌人引诱过来进行决战。”
苏咏霖一边说,一边沿着河岸寻找适合作战的场地。
走了一大圈,他找到了一个符合心理预期的战场。
按照他的预测,金军既然已经决定沿着汶水河道进军,那么一路上也会基本上沿着汶水进军。
汶水的走向对于进攻方而言真的很方便,顺着汶水一路直达泰安州,中间都没有阻碍,且水运的效率远远高于陆路运输。
金军方面为了随时保护运粮船只,也为了随时取用粮食、就地取水、立寨,所以大体上沿河道进军是非常理想的选择。
要是苏咏霖进攻东平府,他也会选择这样的进攻路线。
既然如此,就能预估金军的行军路线,顺着这个路线就能寻找到最适合的战场。
沿河道进军,自然是一边河道,一边空旷的平地原野,视野相当开阔,进军安全系数比较高,不会担心遇到敌人的突袭。
但是河岸边的平地上偶尔也会鼓起一些小山包。
就是那些那些五六丈高的小山包,也会有少数七八丈高的山包。
山包并不总是出现,隔一段路会有那么一两座,偶尔也有一小段绵延一里地二里地左右的小山包群落。
苏咏霖找到了那么一段一里地多一点的河岸边小山包群落。
这一段山包低矮的部分有三四丈左右,高的部分少说有七八丈高,山脚距离河岸边约有二百五十步左右,整体走势也是西东走势,成一个微妙的弧形状。
比较妙的是,对着河岸这边的坡度比较高。
苏咏霖让人尝试过,确定纵马奔驰难以登上去,必须要人亲自攀登,手脚并用才能爬上去。
爬上去之后可以发现视野比较开阔,往下看可以看到一条大河波光粼粼,从西往东蔓延而去,一眼看不到头。
时值盛夏,山包上树木较为繁盛,若要隐藏起来,的确比较方便。
不过这种地方往往也是敌军哨探的重点刺探对象。
比较谨慎的军事家行军路上一定会特别注意这种地形,一定会事先派人查看,确保没有问题之后再让大军通过。
当然,世上总是军事家少,混子多。
联想到术虎思济和徒单京等人之前的表现,苏咏霖基本上可以排除他们是军事家的可能。
但是苏咏霖没有失败之后重来的机会,不能失败,所以他特别谨慎。
越过这座小山包群落,苏咏霖继续往西,一路上看到了两处小山包,距离河岸有远有近,山包有高有低,一样都是树木繁盛。
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只利用其中一座山包,的确不太容易被发现。
这样想着,一个战术在苏咏霖的脑海里逐渐成型。
他要利用这个地形。
这个一边是山一边是水的地形。
利用这个地形两头列阵,把金军骑兵堵在中间,限制其冲锋的距离和动能,断绝其迂回攻击的可能,以此最大程度削弱其威胁。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首先不能让金军的船只参与进来,否则金军可以在船只上布置弓弩手发矢攻击军阵,胜捷军等于两面临敌,不便于全力进攻被困住的金军。
所以这个时候,堵塞河道的计策就显得尤为重要。
不仅可以限制金军用汶水运粮,还能杜绝金兵使用水军协助陆军作战的可能。
这样一来,堵塞区以东,金军就要麻烦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