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杨珅在负责,张得贵负责左翼,杨珅负责右翼,杨振也放心得很。
至于掷弹兵队的事务,主官李禄和副官潘喜的表现,已经超出了杨振之前的预想,也没有什么不满意的。
剩下的火枪队,跟杨振同在一艘船上,不过具体的事情,杨振啥也不管,都交给了张臣和张国淦负责。
他之前最关心的新型引火药的问题,经过潘文茂和张国淦的努力,已经有了成果,特别是单就引火药本身而言,已经没有问题了。
在没有风的时候,或者风不大的情况下,引火药无法顺利点燃的问题,随着火硝纯度和分量的提高,已经不存在了。
但是哑火的问题,依然存在。
不过,现在导致哑火的,不再是引火药本身的问题了,而是天气问题。
若是遇上大风天气,或者下雨天气,即便是“鲁密铳”已经改成了燧发的,它也依然避免不了与其他火器一样的致命缺陷。
好在这个时代的辽东地区,一直保持着连年的干旱少雨,杨振倒是不担心下雨天。
尤其是春三月,北方别的地方春雨贵如油,可是多少会下点,然而辽东这个地方,则是春雨贵如金,甚至干脆就没有。
但是刮大风的问题,却比较严重,尤其是在海边,这一点让杨振多少有点担心。
不过,事情做到了这个地步,杨振也知道自己已经尽力,而且自己现在手底下的那几个人,表现已经很出色了,要求太多了,也显得不近人情。
且说张臣和张国淦两人,领着火枪队左右翼的人马来到甲板上集合起来,听说要跟着杨振先行靠岸登陆,人人都是兴奋不已。
连着两天三夜,人人都在船上,哪也去不了,任他是谁,也都坐船坐腻歪了。
随着杨振一声令下,包括张臣、张国淦在内,还有杨振的几个亲兵,迅速背好了改装过的火枪,背好了一杆木柄小铁锹,并且逐个检查了腰间装着火药和弹丸的挎包,然后一个接着一个地,顺着大船船舷上下垂的绳梯,下了大船,登上小船。
杨振亲自背着自己的改装火枪,也背着当时由他亲自下令从宁远城里的铁匠铺里搜罗来的铁锹,认真检查了装在一个布挎包里的火枪药包和弹丸,最后一个下了大船,登上小船。
三艘木制的蜈蚣船,载着杨振和他的三个亲兵,以及包括张臣、张国淦在内的四十个火枪手,一路艰难地往西北方向驶去。
蜈蚣船没有风帆,全靠船上配备的桨手划桨来提供动力。
此时虽然顺着风,但是在大海上,随着涌浪乱流的推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