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李贤顶着同僚们的瞩目,仍旧是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倒是维持住了曾经大明言官的人设。
“诸位爱卿为何要这么盯着李御史?难道他说的有错?”
作为皇帝的好爸爸在“太上皇”这个话题中是不好太主动的,于是朱见济站了出来。
他扶着腰带,用不解且单纯的目光看了看杨善,又看了看其他的官员。
“上天降下灾祸,你们不都是说这是人君有过失吗?不是每次都要求陛下节俭选贤,以顺应天意的吗?”
“李爱卿刚刚说了天灾从正统以来就频发,甚至在正统十四年后更加加剧,想来也该有太上皇的说法在。”
“我父皇登基以来,先是退瓦剌保国都,又是励精图治,受灾之地必然减免赋税,乃至于国库都没什么进账。诸位卿家也多为之提拔,难道这是老天爷在对我父皇作为表示不满吗?”
“诸位难道是王振那样的奸佞?还是说我父皇作为比不得太上皇?”
这怎么能认?!
小太子果然习惯用言官“先声夺人”的那一套,走了臣子的路,让臣子无路可走!
被朱见济一连串发问的大臣们骚动起来,不由自主的看向前排的领袖大臣。
于谦默不作声,他是早就猜到景泰帝想做什么的。
胡瀅王文更是老神在在,巴不得附和起朱见济的话。
王竑和彭时这等烈性人物也都闭了嘴,假装自己什么都没听见。
显然,他们是默认了“景泰帝比太上皇好”这一事实的,新科进士入宫的那一天,朱见济就给他们打了预防针了。
只要景泰帝没有哪天抽刀子出来把太上皇砍了,这群大明骨干也没时间去关注皇家间的腌臜事。
杨善只能愤愤不平,想要像五年前一样,继续“力挽狂澜”。
他能拯救太上皇一次,那就可以拯救第二次!
但景泰帝没有给他这个机会。
父子俩早就对过戏了,也防着这位以口舌善辩而闻名的都御史。
于是皇帝当即下令,建英烈祠,同时回宫“请示”太上皇,问他愿不愿意为江山社稷考虑,背一下黑锅。
迅速的说完话,景泰帝就啪啪了一下手,宣布退朝。
一大一小溜的比谁都快。
刚刚还哭的上气不接下气的勋贵们则是跑的第二快的。
只是动了真感情的宋兴哭到脱力,被成国公朱仪直接半扛半抱的弄了出去,在跨门槛的时候,靴子都差点掉了。
李贤带着正气退回大臣行列,只是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汗水湿透了衣背。
他这次算是彻底站队了。
希望殿下之前承诺的能够实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