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起道和什么的,云千峰不知道,但是说到刘穆之,那不知道的人就少了。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能在最战乱的年代异军突起,让一众也堪称bug级选手的枭雄们闻风丧胆,就是因为他的身后有堪称华夏历史上排行前三的谋士刘穆之。
相传这人计谋卓绝,擅术数,一身能耐不在明之刘伯温之下,因限于年代,关于那个朝代的影视剧几乎没有,导致刘穆之远不如刘伯温家喻户晓。
但云千峰对于这位一千多年前的术数高手是知道一些的,所以无论如何也无法把那干尸与刘穆之相对应,太过违和。
维多利亚也不赞成姜玉林的说法,却不是因为深感违和,而是因为她深研过华夏史。
她打开手机,点开刚才拍的照片,道:
你看这里,他慨叹这句道者常言庚子多灾,守身生于隆安此间,身感(后面字迹破损不辨),这个人生于隆安年号,而我记得刘穆之出生与升平年号,这可不是刘穆之的生年。还有他自称守身,证明这才是他的名字,刘穆之可没有这样的表字。
所以,那些东西可能是刘穆之赠与他的,但这个人绝对不是刘穆之。
姜玉林刚才没有细看这段文字,只看了玉佩和落款时间,便断定是刘穆之,的确是武断了,当下也不得不点头赞同维多利亚的分析。
维多利亚,我真的很佩服你,对什么都过目不忘。
维多利亚平静道:
这要感谢纪昀。
俩人正说着话,云千峰在那掐了一会手指,却突然摇头,道:
不对,还是不对劲!你们说的不对。
几个人都看向云千峰,维多利亚从不觉得自己会出错,于是问道:
哪里不对?
云千峰指了指自己的脑袋,道:
我脑袋里有万年历,隆安年号一共五年,隆安庚子也就是隆安四年,是公元400年,而他绝笔时间是义熙十三年,是公元417年,你们看看他的照片,那能是十七岁的人?
别说照片,刚才在石缝里,他们也看到了那干尸的面貌。
虽然说尸体已经干瘪难辨真容,但是那几乎全白的头发和茂密花白的胡子,怎么也不可能是一个十七岁的人。
所有的分析,在这里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巴猜看着他们一个个冥思苦想,就笑道:
你们都忘记了重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