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结过仇怨?”
宋老夫人心虚一霎,强声道:“没有了,我们怎有那么多仇怨,别人不招惹我们,我们也不会到处惹事啊。”
宋高阳插话道:“李知府,你说舍弟尸首出现在府衙门前是为击鼓鸣冤,他已不能开口说话,李知府怎知高远鸣冤?”
李知府:“我们发现宋二爷尸首时,他身子倚靠着登闻鼓站定,鼓面上有几行血字,写的是:为己留后,不念血亲,一人两刀,断我性命,奇冤难瞑,阳世讨债。
宋家众人听到,皆惊愕惶惧,宋老夫人不觉跌坐回椅子,宋家人相互望望,不敢出声。
宋高阳惊了一霎,努力保持镇定道:“这几句话的意思,是指证我宋家人为了自已有后人,合力杀了高远,真的可笑,我宋家人虽然不是什么正人君子,可也不会如此绝情绝义,做此禽兽不如之事,不知哪个居心叵测之人诬陷我宋家,李知府不会信了吧,你今日来是为拘捕我们全家人吗?”
李知府道:“宋大人严重。下官让仵作重新查验宋高远尸首时,发现宋高远怀中有张白纸,上面四个大字:刀口方向。仵作细验宋二爷身上的伤口,发现宋二爷被刺伤时应躺倒在地上,刺伤他之人手握匕首蹲在宋二爷身旁刺伤他,宋二爷胸前腿臂皆有刺伤,胸前的伤口方向说明持刀之人应蹲在宋二爷腰部位置,可腿臂上的两处伤口方向显示持刀之人应蹲在宋二爷腿弯位置,另外伤口有左斜有右斜,伤口宽厚也左右不一,说明持刀之人蹲在宋二爷左身旁刺了几刀,又转到宋二爷右身旁刺过几刀。
当日宋家众人皆言苗娟娘趁宋二爷不备,寻机刺了宋二爷一刀,然后苗娟娘趁宋二爷伤重无力反抗,又疯狂连刺宋二爷数刀,而宋家仆从作证宋二爷杀了苗娟娘儿子儿媳,那么苗娟娘杀宋二爷报仇也合情合理,府衙也没多加追查。
可如今细细思来,苗娟娘对宋二爷心怀怒恨,她有机会刺杀宋二爷,应连续发力刺插才对,没必要不停变换位置,即便她中间力竭,跌坐在地休息一会,无意间从宋二爷腰部位置挪到腿弯位置,再继续刺杀宋二爷,也算合理,可她没必要特意转到宋二爷身体另一旁再行刺杀。
所以,此案确存疑点,下官不得不重查此案。下官今日来便是禀知宋大人,如今宋家众位皆是宋高远被杀一案的嫌犯,此案了结前,请诸位不要离开槿州,另外,我朝律法规定,知府以上官员在各州涉案,需巡察使大人与当地官府一同查探,我已命人去省府请巡察使大人前来槿州,巡察使大人最快两日就能抵达槿州,到时请宋大人及诸位配合官府查清案情,若宋家一门当真被人冤枉,下官和巡察使大人一定还宋家清白。”
宋高重高声道:“李知府,你这是怀疑我们,只凭这点推测,你就想拘禁我们,你若查不清案子,想让我们永远留在槿州吗?”
李知府:“朝廷有规定,一月为限,一月查不清案情,以宋家无罪处置,到时,宋家人便可自行离去。”
宋高阳思索道:“李知府,你说的疑点,或许只是苗娟娘刺杀我二弟过程中,发现门外有什么动静,因而走到门前查看外面动静,待她重新回到我二弟身旁时,随意走到了我二弟身体另一侧。便可解释你的疑点了吧?只心怀不轨、意图陷害我宋家的几句血字,李知府也要当真,请巡察使大人来查案吗?”
李知府:“宋大人所言确有可能。可恕下官冒犯,血字所言也不无可能,事关人命大案,下官职责所在,不得不探清案情。另外,昨夜鼓声惊醒了不少府衙周边的百姓,百姓纷纷围聚探看,宋二爷的尸首,鼓面上的血字,众百姓看的清清楚楚,今日便会传的满城风雨、沸沸扬扬,即便我不告知巡察使大人,用不了几日,巡察使大人也会得知此事,血字所诉之事,惨绝人寰、令人发指,并非鸡皮小案,若不慎重处置,恐惹众百姓妄猜非议,必会影响朝廷声誉。巡按使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