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道:“来年春闱,众寒门举子可以全力赴之,而不必担心被辜负了。”
魏叔易面上笑意稍淡,却多了两分认真:“正是此理了。”
圣人选择对裴家下手,裴岷所在的位置便是一大诱因——圣人欲提拔寒门子弟入仕抗衡士族,于是大兴科举取士之制,但科举历来归礼部所掌,而礼部尚书此等要职向来是士族官员任之,有他们如遮天之手拦于天子门外,这条路便注定不会通畅。
太子年岁渐长,圣人没办法再等下去了。
但除去了裴岷,只是走出了第一步——
接下来便要选任新的礼部尚书。
圣人自然是要选用寒门出身的心腹官员,但那些士族势力刚经历了裴氏凋落,危机感丛生之下,自然不肯让步。
这一步圣人也不能让,一旦让了,便前功尽弃。
若说双方形势如水火难以相容,那么褚太傅,便是一座山。
哪怕这山近看只是个土堆而已,但却能很好地阻挡于水火之间——
往上数三代,褚太傅也算得上是小士族出身,但家中早已没落凋零,早就远离了那些利益紧密相连的大士族势力范围之内,是别来沾边的存在。
褚太傅之妻便是出身寒门,其儿孙甚至未入仕途。
而其本人从不与人结党,亦非女帝爪牙,更难能可贵的是年事已高,已到了如果不出意外,很容易就会出意外的年纪——
纵然运气好,熬到七十致仕,也不过只剩下了三年而已。
如此一来,士族势力尚有三年的时间可以拿来筹谋,待哪日时机成熟,便有机会一举夺回此城。
于女帝而言,亦是如此。
牵涉深广的权势争斗,从来不是一蹴而就,此番便等同双方各退半步,以维持表面的平衡,而平衡之下较量不会停止。
这些魏叔易并未明言,但在从一开始就预料到了一切走向,直接点明了谜底的女孩子面前,也根本无需明言。
他只忍不住再次问道:“常娘子当真无意朝堂吗?”
这一问,比上一次似闲谈一般更多了份真切。
“差得远呢。”常岁宁难得谦虚:“我这般年岁,只应当多读书。”
魏叔易饶有兴致地看向她:“常娘子所指的读书是?”
总觉得她的“读书”不会太寻常——
“我打算去国子监读书。”常岁宁语气随意。
虽做好了不会寻常的准备,魏叔易此时还是意外不已,更多的则是不解:“常娘子当知,国子监内学馆不一,监生大致可分为三类,一为三品以上官员或三、四等宗室子弟,二为至少已通过乡试有功名在身之人,三为寻常庶人子弟,需过三考,方能列为监生——”
他最后道:“当然,这些于常娘子而言皆不是最紧要的,最紧要处在于无论以何种途径入国子监,男子之身才是首要。”
这一点,纵然当今圣人为女子,也不曾改变。
如今的国子监已同科举绑在了一处,而女子不可能以科举入仕,女官历来只由内廷选拔。
常岁宁道:“我本也不是要去做监生的,我只是要去国子监内拜师读书而已。”
魏叔易听得有些糊涂了,只顺着她的话问:“那常娘子要如何拜师?”
常岁宁负手往前走着:“拜我三爹为师啊。”
魏叔易:“……三爹?”
“国子监乔祭酒——”
魏叔易了然一笑:“原来常娘子所说的去国子监读书是这么个读法儿。”
说到这里,他免不得要提醒一句:“可纵然是拜乔祭酒为师,常娘子既非监生,又为女儿身,凭此也断无入仕为官的可能。”
“我说了不打算做官。”常岁宁再次道:“我只想读书而已。”
魏叔易笑叹道:“常娘子求学之心至纯,倒叫张口闭口入仕的魏某衬得过于功利了。”
他这声叹息里,带着一丝惋惜。
常岁宁没有解释。
至纯与她不沾边,读书不过是个幌子而已。
毕竟她只说不打算做官——
可没说不打算做点别的什么。
……
次日,便是常岁宁随段氏去往崇月长公主府祭祀的日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