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夷人之女,封闭式的教学,九年学制。
优先挑选的是夷人五六岁孤儿女娃,
新开的女校,如今仅有一二年级,却已各有九个班,有八百多女娃。
“学校还缺什么?”
“有楚国夫人大力支持,其它的都不缺,如今紧缺的是女老师。”
女校从校长到老师,再到看守学校的校工、厨师全是女的。
进入这里读书的女娃,基本上就要呆满十年,九年学期,还有一年实习。
学校是全免费寄宿,吃饭穿衣等全包了。
这钱全是由樊玄符她们筹集的,建这学校的初衷当然是教化。这里不仅教汉话汉字,也会教礼仪,以及一些纺织缝纫烹饪等一些技能。
这些蛮夷女孩,她们的未来,说白了,其实就是嫁给吕宋的汉人,做妻或是做妾。
几岁的蛮夷女孩,带来这女校,封闭式的一呆就是十年,那时就十五六岁了,正是嫁人的年纪,可以说十年后的这些姑娘,就算让她们回到部落,估计也没有人愿意,
她们早就对部落陌生了。
这样的女校其实不止一所,这几年一直都在新建,不仅是有贵族们出资捐建的,也有吕宋官府拨款建立的,
武家也一直有建,不仅有女校,也有招收男孩子的学校。
当然,也有面向吕宋汉人子女的学校,
对于教育,武怀玉向来是十分重视的,吕宋如今地盘很大,北起吕宋岛,南至香料群岛,拥有无数大小岛屿,征服的土著也是众多,
如今不积极殖民教育,将土著汉化,那吕宋汉少夷多的情况,早晚会成为隐患。
雨季的雨,说来就来,说停就停。
有女校工敲响下课钟声,到了课间操时间,十八个教室里的八百多女学生全涌向操场。
在女老师的带领下,
大操场上站满了这些才五六七八岁的女童,一个个都穿着统一的汉服,上襦下裙,高腰的裙子。
连头发都是统一的双丫髻。
课间操练的是八部金刚功,
孩童们虽小,却都很认真的一招一式的跟着练,
“她们现在能听的懂官话,会说吗?”
“进步很快,二年级的已经能说很流利的官话了,也会写不少字,今年刚入学的一年级也基本上能听懂日常用语。”武裴氏看着这些孩子,挺欣慰的道。
她邀请武怀玉就在学校吃饭,“早课已经上完,马上就是食堂早餐时间,公爷若不嫌弃,就在这吃个早餐。”
“好,”武怀玉应下,打算看看食堂如何。
食堂早餐算不上丰盛,但也还可以,有白米粥,也有玉米糊,还有鱼汤。这里靠海,算是鱼米之乡了,每日清晨码头那边送来一些便宜的杂鱼虾贝,价格很便宜,处理后炖个汤还是不错。
武裴氏说学校里自己养了猪,还养了一些鸡鸭鹅,学校还有一块学田,养的猪部份卖掉,部份宰了供给食堂师生,也能增添些油水。
“饭得让孩子们吃饱,油水也得跟上,”武怀玉跟着吃了一顿极简早餐后,大手一挥,向学校捐赠了一万斤大米和十万文钱。“不过我们要牢记办学初衷,要让这些孩子好好接受文化教育,我希望她们将来不再愚昧,希望她们能过的更好,甚至是能在吕宋跟男人一样的也可以工作挣钱,
将来她们毕业后,既可以嫁人,也可以成为学校老师,还可以加入到纺织厂等工作·······”
雨后天晴,
武怀玉也没再多逗留,告别了武裴氏等后,骑上马回吕宋码头。
港口码头总是那么热闹,船来船往,白帆点点。
这八年不仅吕宋变化很大,中原其实变化也很大。
皇帝如愿封禅了泰山,也如愿平了海东高句丽和百济,新罗也完全臣服于大唐。
从漠北到西域,再到西南云贵,大唐国威,如日中天。
贞观已成盛世。
不过众多一起开创这盛世的功臣却都先后去世了,高士廉是贞观二十一年春病逝,死后赠司徒,
武怀玉的姐夫马周也在贞观二十二年病逝,他的消渴症一直拖累着他,而他日夜为国操劳,也是加剧了他的病症,病逝后皇帝为他缀朝五日,赠司徒,谥文忠。
萧大炮萧瑀也病逝了,不过也活了七十多岁,死后赠司空,谥贞褊。
这年死了三位重臣,一代名相房玄龄也在这年七月病逝,追赠太尉,谥号文昭。
秦琼和李靖则都逝于贞观二十四年,李靖享年八十岁,秦琼七十岁。李靖赠司徒,谥景武,秦琼赠司徒,谥壮武。
还有那个文人老流氓刘兰成,跟五娘子李君羡,在今年初先后被皇帝以谋反罪处死了。
很多人都觉得他们死的冤,因为皇帝并没有拿出什么真正的谋反证据来。
听说二次东征回朝后,皇帝身体就一直不好,早就将朝廷政务都交给了太子处理。
还册封了皇太子与韩太子妃所生的长子李象为陈王,皇帝还为这位皇孙选了韦元整的女儿做陈王妃。
这韦元整出身京兆韦氏,是韦贵妃是没出五服的族兄。韦元整娶了长孙皇后外甥女王婉,是皇后姐姐和王韶之女。
而韦元整跟王婉的儿子,还已经订婚纪王李慎之女。李慎是韦贵妃的儿子,得喊韦元整堂舅,他妻子便是武怀玉女儿。
对这些亲事,武怀玉倒没啥意见,也轮不到他有啥意见。
本来太子之子封郡王。
李象却直接封为亲王了,这些只能说明李象东宫嫡长的位置很稳固,皇帝对这个孙子很满意,也说明太子承乾现如今储位也很稳固。
历史已经悄然发生了很多改变。
李世民还没死,太子承乾也没被废,
李泰李恪李愔李祐诸皇子,还有李元景李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