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去济南跟随伏生学习《尚书》,接受儒家思想。学成归来后,被父皇任命为太子舍人、门大夫,后升为博士。”
“错师任博士时,上《言太子宜知术数疏》,陈说太子应通晓治国的方法,得到父皇赞赏,让孤拜其为家令,对孤甚多教诲。错师能言善辩,善于分析问题,深合孤意,孤称其为“智囊”。”
“前几年,匈奴屡侵边境,侵扰狄道,父皇发兵征讨,晁师乘机向父皇上了《言兵事疏》,提出“以蛮夷攻蛮夷”的观点。指出对匈奴的作战中器械要坚固锋利,士卒要精兵劲卒,将领要精通军事,君主要选择良将。父皇赐诏书,以示嘉奖。”
“错师接着又上了《守边劝农疏》,提出用经济措施鼓励移民,用移民实边的办法抵御外患,被父皇采纳。于是错师又上《募民实塞疏》,对如何安置移民生活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在姚翁口中,晁错是一个好大喜功的嘴炮。但刘启对晁错的欣赏,也不是肤浅之见。那晁错是有两把刷子的。
汉文帝前十五年(前165年),晁错任太子家令时,文帝令大臣们推举贤良、方正、文学之士,晁错被推举为贤良。由文帝亲自出题,就“明于国家大体”等问题,提出征询(即“策问”)。当时贾谊已死,参加对策的一百多人中,以晁错的回答为最好(即《举贤良对策》),深得文帝嘉许,由太子家令升为中大夫。
此后,晁错曾多次上书文帝,提出削诸侯和改革法令的建议。文帝虽未采纳,但十分赏识他的才能。太子刘启很赞成晁错的建议,而袁盎等大臣并不喜欢晁错,持反对态度。
晁错与袁盎政见不合,所以互不相容,视对方为政敌、死对头……
七国之乱,在削藩的问题上,袁盎是鸽派,晁错是鹰派。最后的结局是,晁错被景帝腰斩,袁盎得以重用。
若以忠奸论,晁错无疑是忠臣。晁错削弱诸侯的主张,是没有私心的,是从大汉王朝的利益出发的。
若以智愚论,晁错无疑是智者。晁错看穿了诸侯坐大的必然后果,是非常有预见性的。
据姚翁说,“错为人峭直刻深”,啥意思?直刻什么的,一般都是用来形容法家人物的,每一个字,都在说晁错这人不好相处,是个没朋友的人。
所以,请求杀晁错的,是以丞相为首的几乎所有朝臣。至少,在汉朝这边,军队也不会因为晁错被杀,而丧失一点点战斗力。
诸侯联军那边呢?他们反而有点乱套了。毕竟,幌子没有了,他们就变成真正的造反派,行动起来好像有点名不正言不顺了。
叛乱的七国分两路进军,齐国诸侯合体以后,去找赵国,赵国原地待命即可。吴楚联军走中原一条线,集合以后应该直接越过梁国,去荥阳占领敖仓。
但后来呢?“天子为诛晁错,遣袁盎谕告,不止,遂西围梁。”这个“遂”,很是意味深长。汉景帝让袁盎告诉大家,晁错已经被杀了,你们退了吧!
吴楚联军没退的打算,但好像也失去了直接前进的理由,怎么办呢?咱跟梁国交过兵,要不继续围着梁国干架吧。就这样,七国的主力吴楚先把路线走偏了。
齐国诸侯那边,比吴楚联军只差不好。按路线,本来是胶东到胶西,两国一起去淄川,再前进到齐国,然后叫上济南国,继续前进赵国。
然而,此时又有一个诸侯掉链子了,他是退堂鼓艺术家齐王刘将闾。齐王觉得,晁错被杀了,这事不好搞啊,我退出行不?
胶东、胶西和淄川国三王都走到齐国地界了,结果齐国不开门,这可把三王气得不断骂娘,随后,三国决定也不往前走了,就在这里打齐国,打到齐国投降为止。
至此,七国之乱,变成了七国很乱。
姚翁真是名副其实的历史爱好者。不仅给王娡讲了“七国之乱”的方方面面,还加入了自己的分析和判断。
西汉的统治者,奉行黄老之道,无为而治。晁错是儒家法家,二者兼有。到底儒法道,哪个更适合当前的汉政权统治呢?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