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姜桂枝总想看看王进福挎刀办差的样子。
“俺夫是官家人,常跟着官老爷行走,穿靴挎刀走在街上,没人敢欺负哩。哥,你啥时让妾看看你的威风模样。”
碰巧赶上知府大人出城南巡视当天便回,刑房也派差役跟着沿途清道。
王进福带着姜桂枝早早进城,距府衙不远处有家卖文房四宝、替人写状的店,王进福天天经过也算认识,王进福把姜桂枝安顿在这家,从店门口往外看着。
夫妻俩筹划着等王进福出来就跟在官家队伍后边走,姜桂枝到城南正好去看望干爹干娘;等王进福回来,再一起回家。
出门前想来想去没啥给二老带的,就从院里揪了几把还没长成的青蒜和芥菜。
王进福说:“你揣几分银子,出了南城门给干爹干娘买点吃食。”
姜桂枝在店门口张望着。果然,一队挎刀的差役呼啦啦跑出衙门排成两行,王进福就在里面。
紧跟着喝道的敲着锣,引着执旗、举牌的人马依次而出,中间四人抬一顶蓝布的大红轿,后面四个骑马的衙役紧随。
队伍走上大街向南,王进福他们也昂首挺胸地随在轿子两旁徐徐前行,姜桂枝赶紧跟店主打个招呼,不远不近地随着队伍往南走。
出南城门,过护城河上正阳桥没有停留,等沿途百姓听到动静,纷纷涌出来看热闹,只看到官家人马的背影。
见官老爷威风八面的气势有些害怕;见王进福一本正经地撅着胡子、眼睛直直瞪着前方的模样又觉得有点儿好笑。
沿街的店铺刚开张,摆出黄澄澄的米糕,姜桂枝跟在后面买了五个铜钱的一块,又买了一包绿豆糕,不紧不慢地过了护城河。远远看见干爹和干娘也站在店门口向着刚过去的人马张望。
赶着走到近前喊:“干爹,干娘。”
二老自是十二分的惊喜,忙问:“你一个人来?”
姜桂枝说:“他也来了,在官老爷的仪仗那里。”
姜桂枝指了指队伍又说:“我跟着他们队伍,正好到干爹干娘家。”
“正念叨着多长时日没来了,咋不想爹娘哩”,袁大婶说着,三人进了店里。
袁大叔道:“这么长日子窝着没动,肯定是你两个家里事多。”
姜桂枝:“进福起早贪黑地当差没有歇的空儿,俺自己对这道儿又不熟。今日他顺路,便带我过来。”
袁大婶上下打量了姜桂枝一番,问:“干娘问你,怀上娃了没有。”
姜桂枝有些不好意思地看了袁大叔一眼道:“像是怀上了。”
袁大婶脸上绽开了皱纹,笑道:“以你俩的身坯我就估摸着差不多了;攒的几十个鸡蛋我没着急让你干爹换盐去,走时正好带上。我跟你干爹念叨,这俩可怜人儿过到一起好日子便开头儿了。”
姜桂枝:“留着干爹、干娘补补身子;我俩有米面有菜的,吃得饱。”
袁大叔也咧嘴笑道:“你干娘为你留的,你咋好不拿。”
袁大婶:“既然怀上了就小心些,别弯腰用猛力。”
三人你几句他几句地说个没完。
晌午,姜桂枝给二老砂锅里芥菜缨炖豆腐,把早晨买的黄米糕一起放菜里蘸着吃,二老吃得很是舒适。
太阳落山的时候,听到外面有动静,王进福他们跟着知府老爷返回,又经过店门口。
老两口儿和姜桂枝远远向王进福招手,王进福不敢离队,拱手立定作了个揖,向这边招手;于是姜桂枝赶忙挎了篮子,跟在队伍的后面回城。
姜桂枝在文墨店门口等王进福到掌灯时分,夫妻二人顺着大街往东外城遛达,一些商贩还没收摊,支起灯笼点点地亮在街边。
那红枣儿、炒瓜籽和新下来的杏儿、李儿很是诱人。
王进福走到摊边,丢过三个铜钱,支开自己红马甲的口袋说:“每样都装些。”
出了东外城,月亮又圆又大地架在东梁上,官道上不见车马。
姜桂枝说:“哥,这一日我可走坏了,脚疼得挪不动。”
王进福看四下无人,说:“那有何难,我背你回家就是。”
快到家门口时姜桂枝扑哧一笑说:“憨哥哥,妾是翻过山越过岭的人,这点路算什么。”
因为怀上了娃,再后来姜桂枝就很少出门了。
只是隔些日子便催丈夫带些自家院子里的菜,去脚店看望干爹、干娘一回。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