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一真能查出点什么呢?/p
那就陪着徒弟去溜达下……/p
……/p
一辆警车重回案发现场。/p
肖御没有第一时间蹬上职工宿舍天台,而是站在楼下观望。/p
假如,我是被害人……/p
他闭上了眼睛,屏蔽所有杂念,幻想着自己是被害人。/p
这是一种心理暗示。/p
犯罪心理学中,模拟案件现场的组成部分。/p
把自己幻想成被害人,进一步去推理出凶手一切行动。/p
这一刻,肖御的肾上腺素疯狂分泌,脑细胞高度活跃。/p
如果信息素可以拟态的话。/p
那么此时肖御的大脑细胞,就像池中的锦鲤,疯狂争食,水面沸腾。/p
被害人为什么要上天台?/p
大冬天,被害人又不傻?/p
肯定是有人叫他去的。/p
这个人极有可能是凶手!/p
那么,凶手是通过什么方式叫被害人去的天台?/p
案件卷宗显示,被害人遇害的大概时间段内,没有手机通话记录,社交平台软件没有交谈记录……/p
肖御眼睛一亮,宿舍?!/p
当时被害人是在宿舍对吗?/p
有人来找他,他才去的天台?/p
能自由进出宿舍的人,应该是工厂人吧?/p
能去到被害人宿舍的人,熟悉的人,管理人员,或者是……女员工?/p
不,不是那两位女员工。/p
通过审问,她们如果不对劲,是逃不过一群老刑侦的眼睛。/p
虽然她们有嫌疑,但嫌疑还是不大。/p
除了她们其他员工都在厂子内加班。/p
也不对,加班的时候他们是可以自由活动。/p
也有可能离开加班的工厂,回到宿舍。/p
但是,厂子内的车间是有监控的。/p
案发时,监控录像显示,期间只有几名员工离开过,但时间绝对不超过半小时。/p
潜回宿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