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郭嘉之事,暂不可传。
『来人!』
曹操终究还是没忍住,下令将那倒霉的传令兵斩杀了。
毕竟只有死人,才能保守秘密。
即便是这个秘密只是暂时的,但是为了大局考虑,个别人的牺牲,自然也是在所难免。
待回旋之后,再给那个兵卒加倍抚恤就是。
曹操等侍从离开之后,才重新将那巾帛拿起,仔仔细细的,一个字一个字的端详着,揣摩着郭嘉在临终之前留下的那两句话和一个字。
『骠骑,类秦?』
曹操喃喃重复着。
骠骑如今拥有前秦之势,这几乎是显而易见的事情,为什么郭嘉还要再次强调?骠骑坐拥关中,牧马并北,掌控川蜀,几乎是和秦朝之时,不不,甚至比秦朝之时还要更加的凶残……
等等!
曹操忽然皱起了眉头来,又将这四个字来来回回的念叨了几遍,然后轻轻拍了拍桌案,『原来如此,「类」秦也!骠骑类秦而非秦也!』
原本山东之地的人,大多数都是认为骠骑为前秦的翻版,拥有虎狼之师,然后这般那般,结果郭嘉表示,骠骑只是『类』秦,而并非为秦朝的简单重复。
秦,作为历史上的一个强国,以其独特的政治制度、军事力量和文化特色而著称。秦朝也给山东之地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当下一谈起秦来,便是色变。但是郭嘉却是说骠骑只是『类』,这就意味着骠骑在某一些方面与前秦确实有着相似之处,可能是在治理方式、组织结构或是在对外扩张的策略上是类似的,然而,郭嘉可能更想要表达出骠骑尽管和前秦存在这些相似之处,但是其在本质、起源或其它关键方面与前秦是有所不同的。
这原本是一个思维的巨大陷阱。
曹操直至此刻,也才算是彻底明白过来,他们在开战之前的策略方向,就因为这个思维的陷阱,最终出现了严重的偏差。之前在山东之地,因为对于骠骑的诋毁以及习惯性的批判,导致不管是在官方还是在民间,总是充盈着一种关中之地便是各种苛政,骠骑之下民众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感觉。
这种言论说得多了,便是连原先言论的制造者自己都相信了……
所以就连曹操在进军河东的时候,都觉得河东之地的士族百姓应该会立刻箪壶迎王师,拨乱反正,弃暗投明,眼泪汪汪的站在官道之旁摇着小旗帜,喊着『亲人们,总算是来了啊啊啊啊啊……』
结果就是被啪啪打脸。
原因就在于骠骑只是『类』,终究不是真的就是秦朝的翻版。
所以如果还将骠骑认为是前秦,以当年对付前秦的手段和方法来搞事情,那么必然就会像是当下河东之地一样,弄得整体似是而非,不上不下。
这不是说曹操傻,也不是郭嘉笨,而是思维上的一个坑。
就像是天天说华夏富饶,王朝是天朝上国,一开始的时候或许是想要振奋民心,团结士气,但是结果说得多了,就真的以为华夏富饶了天朝上国了,然后最后被人按倒在地猴鸡狗猪牛都上来踹的时候,国民心气可就真崩得离谱,百年都没能完全收拾起来。
那么骠骑既然不是『前秦』,那么就自然不能用『抗秦』的那一套方法,所以应该怎么做呢?
郭嘉给出了第二句话。
『胜败,不在于外,而在于内也。』
曹操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眉头皱起。
他意识到,这两句话或许郭嘉已经想了很长时间了,但是一直以来都没说。
或许是不好说,也或许是什么其他的原因,直至临终时刻,才说了出来。
这句话,似乎还是再说如何应对骠骑,但是反过来想想,是不是也可以作为曹操当下局面的一个最佳的总结呢?
是的,曹操已经预感到了自己会输了,但是之前的他一直不愿意去正视,更不愿意去承认。现如今郭嘉临终,才算是直言不讳点了出来。
不过,如果仅仅是总结,未免是小觑了郭嘉。
郭嘉的意思是不是说……
曹操皱着眉头。
他原先的计划,其实也和郭嘉商议过。
曹操想要消除山东的一些人口压力,因为山东如今大旱,加上之前抽调了大量的劳力,所以旱灾是免不了的。适当的减少一些人口,减少粮草压力也就可以使得朝堂不至于那么难堪。
这是好处之一,另外的一方面,是曹操认为山东之人一直都没有承受比较大的外部威胁,很多时候都是他在抗着压力,现在也应该将压力分给这些在后面的山东之人了……
此外还有一个隐蔽的因素,就是将人命葬送到斐潜的手中,然后只要宣传得当,就可以让山东的百姓像是徐州人仇恨曹操一样的去仇恨斐潜。
但是现在看来,这些问题似乎都是『外』部手段。
那么,若是真正的『內』部战术,又是什么呢?
曹操又盯上了郭嘉说的最后一个字,『天』。
『天』什么?
天气?
天时?
天下?
天地?
天子?
天使?
天灾?
天……
有太多的可能性了。
想着想着,曹操的眉头忽然一跳。
曹操忽然想到了一些什么。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